“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一枪不发退出东三省,让东三省辽阔的肥沃土地落入日本人手里。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张学良撤进关内后,东三省从此一片暗哑,只能听见日本人皮靴踩在地面上发出的沉闷声音。却不知道,在这块热土上,还有无数的民族义士自觉地站起来,拿起枪,开展游击战,和敌人殊死搏斗。而号称“老北风”的张海天,就是这一众义士中最典型的一个。
“九一八”之前,张海天其实只是个土匪。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土匪其实非常多。不管是什么原因成为土匪的,总之当他成为土匪以后,就是官府剿灭的对象。也就是说,在之前,张海天一直是张学良要剿灭的对象,张海天也一直和张学良对着干。
当时日本还没有大肆侵略中国,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为了网罗力量,没少在这个号称“老北风”的土匪身上下功夫。他给张海东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金钱,极力拉拢他,想为将来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时候,这些土匪能成为日本人的帮凶和汉奸。
但是土肥原贤二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据传,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当天,张海天正在打麻将,消息传来,张海天十分震怒,把麻将桌一掀,大叫道:“不打麻将了,扯旗打日本!”
当时,日本人和张学良都在加紧和张海天联系,张海天对张学良派去的人说:“虽然少帅过去派兵打我,我们是死对头。但是现在日本人来了,我就要和少帅联合,因为,我是中国人!”不过,张海天虽然答应了和政府共同抗日,虽然他抗日的决心非常坚决,但是他很有谋略。因为这他张海天。
凌印清是日本人已经收买了的大汉奸。“九一八”事变后,凌印清被日本人封为“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让他负责东北土匪的收编工作。他先后收编了数千人,而大名鼎鼎、骁勇善战的“老北风”张海天,正是他想极力收买拉拢的对象。
张海天假意答应凌印清的收编,暗中却和另一个土匪项青山联合,准备除掉这个大汉奸。1931年11月3日,张海天和项青山带着几个人,悄悄摸到凌印清设在三道沟的司令部,迅速抓捕了正在卧室里吸食鸦片的凌印清,同时还俘虏了两名日本军官12个日本兵、伪军200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整个过程未费一枪一弹。
11月18日,凌印清及日本军官被押赴沙岭,召开公审大会后在西卡子门外公开执行枪决,表明了张海天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张海天自从组建义勇军,参加抗日战争以后,他一下子脱胎换骨,摈弃了以前的土匪作风,在治军上表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他定下了“十六字令”和“四不准”,用以约束部队。“十六字令”即“不准行抢,扶助贫民,捐粮捐款,替天行道。”“四不准”即“一不准抢劫财物;二不准强奸妇女;三不准骚扰百姓、祸害庄稼;四不准投降日寇。”
抗日行动是残酷和艰苦的。但因为他治军有方,所以获得了周围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他们经常送来慰问品,并自愿为部队喂马、洗衣、站岗放哨、刺探情报,很多青年人还积极地加入义勇军,和他一起打日本人。
为了发展壮大队伍,增加抗日力量。张海天开办了小型的兵工厂,自制子弹,改制大炮等等。1932年9月,张海天还机智地抓捕了两名英国人,通过英国政府向日本人施压,从而换取了一批军火。
张海天活跃在台安、海城、盘山一带,除了智擒汉奸凌印清外,他还组织了九台子阻击战、夜袭田庄台、围攻沙岭、攻袭耿庄、三打牛庄、火烧海城日军兵站等数十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当时的报纸还尊称他为“辽西的抗日英雄”。 1935年,上海“左联”以义勇军的事迹为素材创作了电影《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还成为了国歌。
张海天由于在艰苦的抗战中身染重病,于1933年1月到北平治病。其义勇军由其儿子张秉林继续领导抗日。1939年,张海天在北平病重身亡,志士没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天,成为终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