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鲁宾斯坦有着怎样的艺术天分?他的风格是怎么样的

2020年07月21日08:11:26

某些作曲家和演奏家常常会成为同义词,倒贝多芬之于史纳贝尔、德彪西之于纪雪金,以及肖邦之于阿图尔·鲁宾斯坦。在阿图尔·鲁宾斯坦灿烂而活跃的演奏生涯中;虽然演奏曲目非常宽广,但他却一再回首于肖邦这位专注于钢琴曲创作,并矢志将祖国波兰精神传诸后世的作曲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天性慷慨,富于冒险精神,堪称当代最佳的西班牙音乐诠释者之一,他那阿尔班尼士“依贝利亚”(Iberia)绝妙无比的演奏更足以荣耀地所钟爱的西班牙,这也刺激史特拉汶斯基将“彼德洛希卡”改编为钢琴曲,阿图尔·鲁宾斯坦也是席玛诺夫斯基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与后续许多品的世界首演诠释者:要是没有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大力推广,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的许多作品恐怕也没有得见天日的机会。虽然如此,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大量的演出录音当中,却独缺完整的“依贝利亚”、“彼德洛希卡”和席玛诺夫斯基的奏鸣曲全集,殊为可惜。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演奏也受到他致力于新作品作风的影响。像阿图尔·鲁宾斯坦一样,在其演奏生涯中风格与手法有如此革命性转变的钢琴家,可说是少之又少。为求消弭大众对肖邦音乐有如沙龙花花公子的刻板印象,阿图尔·鲁宾斯坦将一股清新与活力注入其诠释当中,以高尚的情感取代感伤、以力量和高贵取代病态与神经质,并以清晰而明确的音乐线条方向取代含糊的“浪漫”迂回与自我耽溺。

刚开始时,阿图尔·鲁宾斯坦这种肖邦风格遭到一阵质疑,其清新之气与高贵风骨被责为冷酷无情,但数年后即转谤为誉,大众一致推崇阿图尔·鲁宾斯坦堪称最伟大的肖邦钢琴家,因为他能在肖邦高卢式的精榷与斯拉夫式的热情中求得完美无瑕的平衡。他这种点铁成金的能力得来不易,潜沉的使命感逐渐取代早期的肤浅放荡。他曾大言不惭地告诉一群仰慕者,他演奏的掉音多到可以拼成一首交响曲:由此观之,他早期成功乃肇因于其直截了当的亲和力,而非之后学究式的一本正经,此时他一反其原有个性,生命中较为深沉严肃的一面已展现出来。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人说父亲是本可成器的二流钢琴家。因此从四十七岁起他才开始大幅增修演奏曲目,原本的活力依旧,但要增添对细节的注意与对原谱的谨慎态度,为早年的旺盛精力与轻佻所掩盖的从容气度,此时便展露无遗。

阿图尔·鲁宾斯坦亦曾指出,自己的录音就是最好的明师。他以冷眼旁观之姿聆听自己的演奏,因此很快就可以注意到演奏中的某些乍现灵光,或是当下觉得不错但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败笔。1928年录于78转老唱片的阿尔班尼士“那瓦拉”就是充满生活情趣与诗意般魅力的最佳典范,但是这种对原谱轻佻俏皮的态度,日后却成为阿图尔·鲁宾斯坦亟欲超越的关卡。是以他一生中数度录制肖邦各种重要曲式(可惜独漏练习曲),在一次又一次的录音中逐渐接近肖邦音乐的本质,进入肖邦音乐中无垠境界与丰富意境的中心,排除一切不必要的矫饰、花腔与身段,达到纯粹的音乐表现境界。这种专一性和他早年花花公子的形象大异其趣,如果说他的晚期录音缺少年轻时的热情奔放,毋宁说晚期录音更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兼具优雅与沉稳内敛的风范。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录音史,直可喻为音乐表演艺术中伟大的奥迪赛传奇。阿图尔·鲁宾斯坦对其成就深以为傲,自信能与纪雪金、米开兰杰里、吉利尔斯、李希特、卡萨德修等一流钢琴家并驾齐驱,其个性自然十分好胜。当他在一次巡回演出结束后,发现友人为年轻的俄罗斯钢琴家霍洛维兹新录制的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而如痴如狂,地那直率的妒意就如火中烧。后来在哈维·萨赫斯的传记中,阿图尔·鲁宾斯坦又以带有偏见的语气自我抬举,指霍洛维兹虽是个好“钢琴家”,他自己却是个“音乐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会说出这种话,道理说穿了很简单:他们俩人各自代表一种极端,一个有如鬼魅般迷人,一个却中规中矩,由于彼此都很难欣赏对方的优点,两人间的对立和竞争也益发剧烈。在和善具亲和力的表象之外,阿图尔·鲁宾斯坦尽管也有个性上幽暗的一面,但他绝不会像霍洛维兹一般落入精神耗弱不稳的地步。

他自认不论弹得热情奔放还是成熟内敛,都会有一群基本支持者追随其后;霍洛维兹尽管短期内引起很大震撼,但绝不曾如阿图尔·鲁宾斯坦那样具有影响力。既然大众认定阿图尔·鲁宾斯坦为肖邦诠释的权威,那么是什么秘密和特质让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尽得肖邦音乐精髓,且能历久弥新?答案并不容易回答,因为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音乐魔力就好似滑溜的水银般难以捉摸:其中一种特质是他能充分掌握肖邦对美声歌剧的喜爱:没有钢琴家能弹出比阿图尔·鲁宾斯坦更美更蒙眬的音色,同时还能掌握音乐的线条,表现出如歌曲般的呼吸与抑扬顿挫。拜修长的小指之赐,在演奏肖邦音乐中最复杂的段落时,阿图尔·鲁宾斯坦仍可“唱”出明晰而细致的声部织体,着实令人羡艳不已。其弹性速度也相当自然,在乐句中精巧地调配节奏,呈现出微妙而富有生命力的呼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