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投降请军时,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然而17年后,他已然成为海军提督,赏加尚书衔,成为统领海军的高级将领。
丁汝昌是安徽巢县人,幼时家贫,父亲以务农为生。庐江发生灾荒时,父母先后病故,举目无亲的丁汝昌便加入了占领庐江的太平军,成为程学启的部下。
程学启是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的部下。安庆被围之际,程学启率丁汝昌等300余人投降了清军。对于降军,湘军将领曾国荃并不放心。因此,每每冲锋陷阵,曾国荃都让程学启等人打排头,充当“炮灰”。不过,这也因此给丁汝昌多次立功的机会。几仗下来,丁汝昌骁勇善战已经小有名气。
攻占安庆后,程学启因战功升任游击,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为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尽管如此,湘军对他们的猜忌之心并没有解除。后来,曾国藩命李鸿章筹备淮军,防备太平军攻打上海,曾国荃借机将程学启的开子营整体划入淮军,丁汝昌由此成为李鸿章的部下。
从此,丁汝昌的人生轨迹逐步发生改变。丁汝昌作战英勇,被刘铭传看重,编入铭字营。太平天国败亡后,李鸿章梳理两江军务,丁汝昌接着升为副将。刘铭传北上与捻军作战时,丁汝昌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丁汝昌的仕途差点终结。1874年,清廷倡导裁军节饷,刘铭传打算把丁汝昌的三个营裁掉。双方由此产生争持,丁汝昌一怒之下辞官回家。
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时,心有不甘的丁汝昌来到天津投靠李鸿章。李鸿章素知丁汝昌“才略武勇”,便让他去英国学习,而后留北洋海防差遣。
1882年6月,朝鲜王朝京城爆发壬午兵变,丁汝昌因擒获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有功,受到朝廷的褒扬。丁汝昌从此走入朝廷视野。
海军衙门成立时,丁汝昌得李鸿章力荐,为海军提督,不久赏加尚书衔,达到一生仕途的顶点。丁汝昌是陆军奖励,对海军了解并不如留洋学生,但李鸿章还是委以重任。一则丁汝昌是自己人;二则丁汝昌资历深、作战经验丰富、战功多,非其他将领可比。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面对日本的劝降,丁汝昌不为所动,决心死战到底,不无悲愤地说“吾身已许国”。1895年2月,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死谢罪天下,年仅59岁。
丁汝昌虽死,有关他的评价却充满争议。有人说,他是“惟求一死塞责”,也有人说他以死殉国。正因为此,清廷对他的态度到最后才有所反转。丁汝昌死后,光绪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其子孙辈被迫流落异乡;15年后,到了宣统二年,朝廷才为丁汝昌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