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许光达曾就读于黄埔军校,其时军校人才济济,后来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与许光达是同班同学,但两人后来走的路却截然相反,一个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大将,而另一位则加入了国民党,升任国民党中将师长,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也跟着去了台湾,晚年颇为凄惨。
许光达早年没有改名之前名叫许德华,他以黄埔第五期生进入黄埔军校,当时很多共产党都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许德华也不例外,但没过多久,蒋介石便出手清理黄埔军校内的共产党,蒋介石甚至亲自主持了黄埔军校学员退出共产党的会议。
当时黄埔军校学生很多都是双重党籍,既是共产党也是国民党,但大多数迫于蒋介石的血腥手段,不得不退出共产党,只有少数一部分人选择坚守共产党人这一身份,其中就包括许德华。但很快一个人找上门来了,此人就是他的同学廖昂,廖昂本也是双重党籍,但他毫不犹豫地脱离了共产党,此时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拥蒋分子。
廖昂负责本班的清党行动,他找到了许德华,并要求他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许德华郑重地在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上填上了中国共产党,廖昂看着这几个鲜红的大字,吃惊道:“都已经这个时候了,你还敢承认自己是共产党,我看你真是不识时务!”
廖昂见许德华不为所动,极力劝导:“孙文先生创办了国民党,也只有国民党能够统一天下,我们都是年轻人,只有跟着大势走,才能实现抱负!”
对于廖昂的身份,许德华早有耳闻,他是国民党的右派人士,也是孙文主义学会的会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刺头,极爱出风头。他冷冷地看了廖昂一眼,拒绝道:“我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说完对着廖昂轻蔑地笑了笑,然而转身离去。
廖昂心有不甘,气道:“老顽固,到了现在这关头还冥顽不灵,我们且走且看,今后谁将执掌天下!”
许德华冷笑一声,“好,廖昂,我奉陪到底!”
廖昂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他将与他的这位老同学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二十年后,那是一九四七年九月,当时许德华已经改名为许光达,时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他率队攻克延长和延川之后,挥师与第一纵队会和,准备合力进攻清涧。而极为凑巧的是,其时防守清涧的国民党将领正是许光达的老同学,被誉为“常胜将军”的廖昂。廖昂时任整编七十六师师长,而七十六师乃是胡宗南的王牌军,装备精良,战力不可小觑。
廖昂是一员悍将,也是一名智将,在开战之前,他便已经派人在城周围建立了几十个碉堡,并布设好了众多地雷和铁丝网,他相信在他严密的防守之下,清涧城就是铁桶一个,解放军不可能攻进城中,甚至扬言叫嚣“这里将是解放军的葬身之地”。
经过仔细分析考虑,许光达决定先对外围进行清理,拔掉众多的国军碉堡,并夺取城外的制高点倒吊柳。进攻倒吊柳的战斗于十月六日打响,廖昂也不是吃干饭的,他预料到解放军必定将会以夺取倒吊柳为攻城之要,事先已经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在此布防。由于防守火力太猛,解放军连续进攻倒吊柳三天三夜,依旧没能撼动国军防守。
廖昂极为得意,甚至还让国军士兵在解放军的阵地上撒尿,以此来嘲讽解放军的无能。许光达知道此事之后气得眼睛喷火,他马上集结部队,改变战略,采用正面进攻和侧面包夹的战术,在解放军火力猛攻之下,敌军终于坚持不住,只能从倒吊柳撤出,自此,清涧城外这一制高点被解放军占领。
许光达派大军将整个清涧城包围,他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战斗,是以给廖昂送了一封信,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开城投降。廖昂收到信后,也有些摇摆不定,他心里也明白,若是没有援军,以他手中的兵力绝对不能守住清涧城。是以他立马给胡宗南写了一封信,要求他派援军,否则他将弃城投降,胡宗南怎能坐视清涧这一军事要地落入解放军手中?但他确实腾不出兵力,只能派空军给廖昂投下三十亿没用的法币,以安人心。
廖昂心如死灰,但他生来倔强,决定坚守孤城,但正当他准备加大兵力部署城内核心地带,解放军已经由侧门攻入城内,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之下,国军纷纷投降,而廖昂也成为了俘虏。
当这位常胜将军被带到许光达的面前,他仍然有些不服气,他认为若有援军,他决计不可能丢掉清涧城,更不可能被俘虏。许光达看着这位冥顽不灵的老战友,叹了口气道:“你还不承认失败?你可知你们为什么会输?”许光达冷冷地看向廖昂,良久之后,才说道:“我军同老百姓关系密切,在陕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民兵为我们站岗放哨,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你认为你们能够对付得了庞大的人民?”
廖昂此时心灰意冷,不再言语,他心里的高傲尽皆粉碎,许光达见此情形,心中十分不忍,毕竟他和廖昂还有同学情谊。许光达让人把廖昂带了下去,不久以后将之释放,廖昂眼见大陆已不是他的容身之地,便跟随蒋介石的脚步来到了台湾,他并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晚年他搬到了美国,于199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