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溪春——凭一仗打败杨成武而出名

2020年08月01日00:10:43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将领能打败解放军的人凤毛麟角。

但有一个国军将领指挥不到2万人守城,让10万解放军以伤亡“至少在二万人以上”的代价,围攻一个多月攻城不下,后在傅作义的协助下,完胜解放军。

此国军将领就是陈诚的军校教官、阎锡山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电视连续剧《亮剑》里的晋绥军三五八团的团长楚云飞之原型——楚溪春。

楚溪春为何有如此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出身和军旅生涯。

1896年4月13日,在河北省蠡县北高晃村一楚姓农户家,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此男孩就是乡人眼中的“傻河”楚溪春。楚溪春幼年时,父母早亡,他与祖母相依为命。尽管年迈的祖母尽心照顾他,但是收入低,在村中私塾上学时常常因学费而发愁。为了解决学费问题,天资聪颖的楚溪春考入了“公费供应食宿”的直隶陆军小学堂。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幸运之神开始眷顾这个可怜的农村娃。

1914年,楚溪春从陆军小学堂升入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2年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1918年9月20日学满毕业,楚溪春被分发山西独立步兵第10团任见习官。至此,楚溪春算是正式踏入军队大门,开始了戎马一生。

自1919年6月担任山西独立步兵第9团连长起,因作战勇敢、学识超人、治军严明,在阎锡山的器重和刻意提拔下,楚溪春在晋绥军历任少校队长、中校军官教育团大队长、上校参谋长、少将参谋长、北平宪兵司令、旅长、师长、第2战区参谋长、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北路作战军总司令等职,以外省人的身份,成为晋绥军中的“铁军委员”,阎锡山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与山西同学平起平坐。

纵观楚溪春在晋绥军的经历,不得不提其坚守大同,配合傅作义打败张宗逊、罗瑞卿、聂荣臻、杨成武等人指挥的解放军。

1946年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内战正式爆发。7月中央决定以晋绥军区贺龙外加聂荣臻部集中十几万人的兵力拿下大同、石家庄、保定等地,实现“扫除延安至张家口一线障碍,使晋绥、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完成绥远战役未完成的战略目的;消灭阎锡山和傅作义有生力量”的三大战略目的。担任围攻大同任务的是杨成武四万主力,前敌总指挥是张总逊,政委罗瑞卿。史称大同集宁战役。

楚溪春指挥麾下暂编38师,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骑兵第5、6师,保安总队,两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营和一个工兵连,共1.9万余人固守大同。

解放军于1946年7月31日发起进攻,首先进攻大同外围阵地,经过30多天激烈外围争夺战,已占领外围所有重要据点和东关,消灭敌人2000余人,逼近大同城下。楚溪春以解放军志在必得,徒守城外无用,随将城外部队撤回城内固守待援,自己“随身携带安眠药,睡觉时也把手枪压在枕头下面,准备一旦城破就自杀殉国”。

眼看大同危急,蒋介石命令傅作义发兵驰援。接到命令后,傅作义于9月3日派出头号战将董其武等人,采取“围魏救赵”之计,以三路人马进攻集宁、凉城、卓资。但由于我军指挥官在二次关键时刻指挥错误,使大同未攻下,集宁又失守,继而张家口也落入傅作义之手。大同集宁战役,解放军以伤亡“至少在二万人以上”的代价宣告失败。

此战过后,晋察冀军区受到了中央的严厉批评。因为该战役的失败导致了晋察冀对敌斗争形势急剧恶化,并使我西北野战军在战略上极为被动,使胡宗南得以无后顾之忧出兵延安,给中央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而大同一战,让楚溪春声名远扬,在国军中不但名声大噪,被誉为一代名将,还获得二等宝鼎勋章一枚。

不过到了1949年2月,随着北平和谈成功,楚溪春最终还是率河北省政府与傅作义一同接受和平改编,结束了长达40年的军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