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率部撤退回国途中遭遇伏击牺牲。噩耗传来,举国同悲。毛泽东亲笔为戴安澜烈士题写挽诗:“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颈联提到的“浴血东瓜守”,便是同古保卫战。而在同古保卫战中立下不朽战功的国军将领除了被社会各界赞誉、极尽哀荣的戴安澜,还有一位相比之下知名度较低,但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军官。
第一次滇西缅北会战结束后,撤回国内的第五军装甲兵第一团奉命驻扎界首进行修整。对于经历了此次梦魇的国军装甲兵来说,还有一件称得上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情。
因战前的恶劣运输条件所限制,军方高层并未将该团的T-26B型坦克投入缅甸作战之中。因此,第一团装备的T-26B型坦克得以保留下来。虽然第一团装备的意大利制“菲亚特”型超轻型坦克损失殆尽,但仍然可以用中国政府早在战前就从法国购买的“雷诺”AMR-UE超轻型坦克和AMR-ZB型轻型坦克作为补充。
加上此时中国已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一员和东方主战场,可以得到来自美、英等盟国的装备和物资援助。因此,第一团在撤回国内不久就接到了除第三营留守界首外,其余部队前往云南昆明的杨林地区接收来自美国的援助物资。
伴随着美式装备来华的还有不少美军顾问和技术人员。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到了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各国盟军已经熟悉了机械化战争的基本模式。在此条件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隶属于第五军的各个战车、汽车部队抽出,配以重新组建的步兵部队,组建一支具备强大进攻能力和机动能力的师级机械化部队。于是,战前一度被采用的德式装甲师模式再次出现在了国民革命军的序列当中,并且在美军的帮助下得到改善。
1944年1月,继200师之后的又一个装甲师出现在了中国军队的序列当中。这支部队的番号是48师。48师下辖有作为主力装甲团的142团(原番号为第五军装甲兵第一团)和作为摩托化步兵团的143、144团(分别由第五军汽车兵团和工兵团改编而来)。
原隶属于第五军的机械化骑兵团此时也改番号为第48师搜索团。此外,48师还拥有营级的师属炮兵,以及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通信营和一个修理工厂。一个看起来具备欧美国家装甲师标准的架子搭了起来。而首任部队长是黄埔五期生、同古保卫战的战斗英雄郑庭笈少将。
郑庭笈,字竹斋,号重生,1905年生于广东省文昌县,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全面抗战爆发后,郑庭笈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和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期间,时任荣誉一师第三团团长的郑庭笈奉命执行攻坚任务,遭到敌机疯狂扫射、轰炸。第三团下辖的9个步兵连里,7个连长伤亡。郑庭笈身边的司号长也中弹牺牲。郑庭笈奋不顾身顽强进攻,终于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
郑庭笈于桂南会战期间立下的另一战功是指挥所部的重机枪手和迫击炮兵击毙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我军在昆仑关战役中的英勇表现给骄横的日本“钢军”第五师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役结束后,我军战士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中村正雄被击毙前留下的战地日记:“第五师团的顽强胜战胜了旅顺俄军的顽强,因而获得了钢军的称号;而在昆仑关,第五师团遇见了比俄军更顽强的中国军队。”
郑庭笈因为其优异的军事素质和作为黄埔学生的嫡系出身,在仕途上不断得到他的两位顶头上司、也是他的黄埔义气学长——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和荣誉一师师长郑洞国的提携和关照。郑洞国在其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里提到,郑庭笈曾被误认为是他的亲族。实际上,两人只是恰好同姓而已。郑洞国是湖南石门人,郑庭笈则是广东文昌人,此“二郑”的人生经历在进入黄埔军校以前并无任何交集。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开赴缅甸作战,此时郑庭笈的职务已经晋升为第200师步兵指挥官,军衔少将。
1942年3月23日,同古战役开始。负责同古城防的是由师长戴安澜与郑庭笈一道指挥的200师下辖的三个步兵团,即598、599、600团,当面之敌则为日军55师团。此战,双方实力对比极为悬殊:作为进攻方的日军投入了超过两万的人员,36门150毫米野战炮和200门迫击炮,以及作为移动堡垒使用的40辆坦克、装甲车,并投入了3个航空中队的飞机作为空中支援力量。
而负责防守同古城的我军则仅有一万余人,重武器则只有20门75毫米野战炮和约100门迫击炮,以及接近于无的三辆超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在战役开始前已经基本将驻缅英军的飞机全部摧毁在机场上,我军因此不得不在丧失空中支援的条件下作战。
然而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同古保卫战进行了12天之久,我军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牺牲的决死姿态。至30日,廖耀湘率领新22师增援,并掩护200师撤离战场。日军付出了多达五千余人的伤亡,得到的却仅仅是一座空城。
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因伤重不治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弥留之际将建制尚存的部队托付给郑庭笈。郑庭笈与其说是因同古之战而扬名,不如说是因成功从缅北撤退而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正如苏军的科涅夫元帅所言:“退却是复杂而困难的战斗形式,需要很高的指挥能力和战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