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深隋朝好官,调任后数百家跟随搬家

2020年07月24日22:01:46

唐朝大臣魏徵、大儒颜师古、孔颖达等人共同修史,编撰《隋书》。他们在循吏传中提到:“古语说,善于治水的人,引导水流使之平缓;善于教化百姓的人,能安抚百姓使其安宁。水流平缓,就不会冲毁提防,百姓安宁,就不会触犯律法。”治理好国家,除了需要贤明的帝王之外,还需要公正廉明的能臣干吏。

明 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之周武王

《隋书》记载了一位深得民心的隋朝良吏──魏德深。他担任县官时,该县奸猾的人会躲起来,不敢随便出门。为了希望他担任父母官,百姓长途跋涉赶往京城,向皇帝提出请求,还引发了一桩奇特的“争讼”案。

坐镇贵乡 全县大治

魏德深开始时担任隋文帝的挽郎,后来历任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等职,因为有才能,升任贵乡长官。他处理政务清正廉洁,施政并不严厉,却能使社会安定。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下诏发兵辽东。辽东战役期间,为了保障军饷粮草,各级官府向百姓征收名目繁多的税负,使者来来往往,责令郡县尽快完成。当时由于朝廷法纪松弛,不少官员趁机贪污受贿,他们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明 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之后稷

唯有魏德深治理的贵乡,百姓可以互通有无,不用付出全部民力,就能按时缴纳朝廷所需。百姓的生活没有受到干扰,堪称大治。那个时候盗贼蜂起,武阳各个县城多数都被盗贼攻陷,唯独魏德深坐镇的贵乡得以保全。

与民休戚 做出政绩

郡丞元宝藏受朝廷的诏令抓捕盗贼。每次作战失利,兵器也会全部丢失。于是他就各处征集,缴不出兵器的属官和百姓,他就说要以军法论处。这样的情形有好几次。邻近的县城都将百姓聚集在官衙的厅堂里,官吏们轮班督促,昼夜不停地制造兵器,还是做不完。

明戚继光在浙江练兵时创立的“鸳鸯阵”

而魏德深只是询问大家分别想承担哪方面的工作,让大家各自怎么方便就怎么制造兵器。官衙里面很安静,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魏德深只是管束著负责监督营造的官吏,命令不要因为制造的兵器数量超过别的县,就让百姓过度劳苦。然而因为他的下属和百姓都尽心竭力地工作,他们制造出的兵器数量,反倒经常是所有县里面最多的。

调任馆陶县长 奸人躲百姓归

不久魏德深调任馆陶县长。他起程去馆陶县赴任那天,贵乡全城的人都来送他,人们的哭泣之声不绝于道。他到了馆陶,全境的百姓,不论老幼,都像是见到自己的父母一般开心。

馆陶县有一个奸猾的员外郎叫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有勾结。之前的多任县长,都不得不受到他的辖制。但自从魏德深来到馆陶后,赵君实只能整日躲在家里,不敢随便出门。那些之前逃往他乡的百姓,听说魏德深来任县长,纷纷像赶集一样回馆陶来了。

一桩奇特的“争讼”案

贵乡的父老乡亲不畏路途艰险,到京城去向皇帝请求,让魏德深回贵乡任职。皇帝答应了百姓的请求,下了调任的诏书交给贵乡的百姓带回去。可是馆陶的父老又跑到郡里提出诉讼,说贵乡拿到的皇帝诏书是假的。郡里没办法做出裁决。

适逢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人到达这里,两县的人就吿到使者这里。使者最终判决让魏德深去贵乡任职。贵乡的官吏百姓一路歌唱欢呼庆祝,而馆陶全县的人们都悲伤痛哭,跟着魏德搬到贵乡居住的就有数百家。

《隋书》引用了《诗经》一句话来评价这样的循吏:“恺悌君子,人之父母”,和乐平易的有德君子,就像万民的父母一样爱护教化百姓的官员。魏德深如此深得民心,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