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的历史上,中国的政权以天朝上国自居,习惯于轻慢外国使节,甚至于动辄要求外国使节以臣子之礼相见。19世纪初中期的清政府也是如此。太平天国虽然在基督教名义下称西方人为“洋兄弟”,但根本态度也很傲慢,不时以“天朝上国”自居。如洪秀全的《赐西洋番弟诏》,就有“西洋番弟朝上主”、“西洋番弟听朕诏”、“万方万国万来朝”之类的词句。
在中国的西方人
不过,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似乎有不同的外交观点。他在《资政新篇》中写道:“(英国人)多有智力,骄傲成性,不居人下”。所以洪仁玕主张,和英国人打交道,一定要用平等语气,如“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等,而不能用诸如“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洪仁玕甚至认为,这类傲慢鄙夷的字眼,只是口角上占便宜,实际则会惹来祸害,不要说英国人不服,就是日本泰国等小国,听了也会讨厌,谁也不会心服于你。洪仁玕还炫耀自己有很多外国朋友。据他自己所列名字,就有9个英国人、7个美国人、5个德国人。
照洪仁玕自己所言,他是很有近代外交思想之人。但理论归理论,实践中却未必如此顺利了。
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西方人,特别是一些宗教人士,对洪仁玕也很有兴趣。早年通过一些与之接触过的传教士之口,西方人相信洪仁玕具有真正的基督教知识,有利于传教。太平军攻占苏州后,英国人为了试探这支所谓“半基督教式的叛军”对外国人的态度,于1860年6月派出一群传教士,去苏州与太平军接触。他们向投降太平天国的前清朝候补知府何信义打听了洪仁玕的情况,知道他已经是洪秀全手下的二号人物。随后在8月2日,他们在苏州与洪仁玕见面,双方都很客气。可第二天,洪仁玕得到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的消息,于是当场谴责英法违反中立协定,但对传教士们依然很客气,还标榜自己富有基督教方面的知识。事后这些传教士描述说:“我们全体传教士都非常敬爱干王”,并认为借助洪仁玕的权力,可以在太平天国普及“真正的基督教”。
但这些传教士的态度,并不足以改变英法的既定外交政策。而一些与太平天国交好的外国传教士,也与之翻脸。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美国人罗孝全。罗孝全是早年引导洪秀全信奉基督教的重要人物,也曾在太平天国统治区域长期居住。他逃出后,写了一篇文章骂太平天国,其中给洪秀全的罪名是:无力组织像样的政府;杀掉了十多个部下(罪名是经商);也不准外国人在南京经商。而罗孝全对洪仁玕的指责更为激烈,说洪仁玕拿着大刀当面杀掉了他的仆人,抽掉他的椅子,还把茶叶渣子泼在他脸上,用大巴掌扇他(两边脸都给打了)。这和其他传教士所描述的温和知性的洪仁玕形象,差别极大。
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奇怪的是,罗孝全并未说明洪仁玕这么粗暴的对待他的具体原因,所以是非曲直也无从判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日后洪仁玕兵败被杀前,留下的自述大骂外国人是“洋鬼”,并宣称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外国人帮助清朝。这事实上等于承认洪仁玕自己外交策略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