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豫皖和红25军的战史上,离不开一个名字 “七相公”吴焕先

2020年08月04日13:50:01

在鄂豫皖和红25军的战史上,离不开一个名字,那就是吴焕先。

吴焕先,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人。家庭比较富裕,拥有14亩水田,8亩旱地,两头耕牛。七八间瓦房,另外还有一所店铺,经营土特产和日用杂货,日子富足有余。因此,吴焕先自称是个“地主”。吴焕先的父亲吴维棣先后娶有两位妻子,前妻戴氏因病去世。后续陈氏为妻。一父两母生有5个儿子:尚先、奉先、焕先、书先、济先。吴焕先为陈氏所生,排行第三。但在吴氏叔伯三家门户的兄弟们之间。吴焕先又排行第七,故有“七相公”之称。

1926年初。吴焕先加入中国共产党,6年秋,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吴焕先将几家佃户债户请到家里,将他们的租地契约和债务借据,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他当面宣称耕者有其田,谁租种他家的田地就归谁所有,从今往后绝不向各户收租逼债。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人们奔走相告,有的交口称赞。也有人辱骂吴焕先祖先。缘于此,当地不少红军老战士称吴焕先:“破家革命,揭竿而起!”

谁知几个月后,地主豪绅勾结土匪200余人,杀气腾腾直扑箭场河乡四角曹门,声言:“踏平箭场河,血洗四角曹门,灭绝吴焕先全家!”吴父一见大难临头,慌忙领着全家人往后山逃跑,但被匪徒拦截住了。几声枪响后,老大、老二两个壮汉,就躺倒在血泊之中。吴父和小儿被匪徒抓住后扒掉全身衣服,以乱刀砍死在自家门口不远处的水塘边上。见此惨状,吴焕先的大嫂吓得魂不附体,惊慌失措,抱着个不满半岁的吃奶孩子,一头扎进水塘里面,溺水而死。

1927年3月18日的《汉口民国日报》上,就曾有过披露:“吴焕先家内大小六口被杀尽……”

吴焕先外出办事,才躲过一劫。

当他闻讯赶回家时,所看到的除了几具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亲人遗体外,就是一张特大告示:“捉住吴焕先,赏银洋三千!”

吴家只剩下吴焕先的母亲陈氏、二嫂和小侄女,还有四弟吴书先。

在料理丧事时,吴焕先当众讲道:“这个血债早晚要以血偿还。我吴焕先破家革命。一不做二不休,就是要革命到底,宁死不屈!”埋葬了亲人的遗体后,吴焕先转身投于黄麻起义。

1930年春,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在箭场河成立。吴焕先当选为特委委员,并兼任黄安县委书记。次年4月,吴焕先与鄂豫边革委会主席曹学楷的堂妹曹干仙(乳名六姑)结婚。婚后,他被调任红四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

曹干仙在吴家挑起生活的重担,既当儿子耕种田地,又做媳妇操持家务,跟婆婆陈氏相依为命。在反“围剿”时期,婆媳俩搭着伴儿,离家外出跑反逃难,挨门乞讨。一次,婆媳二人居然乞讨到了红25军部队驻地。战士们见状无不伤心抹泪。省委书记沈泽民出于对吴焕先的关怀照顾,让时任军长的吴焕先把母亲和妻子接来,随红军行动,吴焕先不同意。

沈泽民说:“军长的母亲、妻子,如果被敌人抓住登上报纸,政治影响很不好咧!”

吴焕先说:“部队作战任务繁重,行动飘忽不定。”婉言予以谢绝。

无奈之下,沈泽民批下条子,让经理部派人背了一斗大米,算是优待军长家属。谁知吴母不但不肯接受,还说红军跟白军打仗,粮食困难,打发儿媳曹干仙把大米送回红25军经理部。

1933年5月,青黄不接之际,曹干仙为支援红25军围攻七里坪作战,将婆媳二人挨门乞讨而来的一口袋“百家粮”,由箭场河送到七里坪龙王山红军阵地。她身怀有孕,加上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在途中耗尽最后一口气力,晕倒在一个叫甘渣岗的荒郊野地,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实际上,他因为没吃的,活活饿死的。

9月初,红二十五军被迫转移。敌人趁机实行移民并村。吴母不肯屈于敌人“山要倒林、人要并村”,独自一人躲藏在自家杂货店铺的夹墙里面。夹墙又窄又长,本是收藏贵重货物、防止土匪打家劫舍之用。陈氏隐蔽藏身在里面,以防敌人搜捕“军长的母亲”。最后,由于长久见不着天日,也不得温饱,活活困死在夹墙里面。吴焕先的二嫂被敌人“移民”到光山县白石庵一个“难民所”,因为吃了掺有石灰渣子的饭食,也被活活折磨而死。偌大的吴家十几口人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小侄女吴淑荣,时年十一二岁,被人收为童养媳,留得一条活命。四弟吴书先流落异乡的,也保住一条性命。

两年后,1935年8月21日。吴焕先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8岁。当时被埋葬在泾川县城以西20余里的郑家沟。

红军把大地主郑某的一口柏木棺材抬来埋葬了吴焕先,墓地在南塬底下的一处台阶地上。红军走后,敌人闻风而至,掘开坟墓,撬开棺盖,把遗体扒出来,连烈士身上裹着的两三丈白洋布,也被撕裂成片,一抢而光。随后,遗体被抬到泾川县城,放在菜市场近旁的一所破庙里,陈尸示众,还被拍下许多邀功请赏的照片。1935年9月15日,国民党陆军第35师师长马鸿宾写给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王母山塬(即位于王母宫塬上的四坡村战斗)击毙二十五军军政委吴焕先,照片七张,现邮寄来,祈便察览……”

全国解放后,有关单位几经调查,连吴焕先烈士遗骨也没有查清楚,不知被敌人弃之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