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来看看这个佛系少年的起浮人生

2020年08月04日12:46:05

大贪官和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清代人物。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难不成也是一个八面玲珑,阴险狡诈的人物呢?错了!丰绅殷德可是一名佛系少年。

一、含着金钥匙的宝宝

《延禧攻略》已经热播过了,《如懿传》正如火如荼。大家有没有发现,怎么没见乾隆年间的大红人和珅的人影呐?

《延禧攻略》开始于纳兰淳雪(舒妃)选秀入宫,止于傅恒征缅甸病卒,时间断限在乾隆六年(1741)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如懿传》起于青樱选为宝亲王侧福晋,截止时间估计会在如懿断发去世左右。时间断限在雍正十二年(1734)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左右。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四年(1769)袭三等轻车都尉入仕,三十七年(1772)才入宫为侍卫。如果你在这两部剧里见到了和大人,那你看见的,绝对是个宝宝。

乾隆四十年(1775),和珅小宝宝的小宝宝诞生了。此时的和珅已经是御前侍卫(傅恒,海兰察了解一下),正蓝旗副都统了。次年,和珅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官职升得好快,这个娃儿太旺父了!

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皇帝看着这个五岁的娃儿,可爱得不得了,就给取了个名字叫“丰绅殷德” ,意思就是“福禄兴旺”。直接叫“和富贵”“和德财”怎么能显示出,我乾·大猪蹄·隆是文化人呢?这还没完!乾隆就把自己的好闺女,被宠上天的十公主嫁给了“和富贵”。

十公主的封号为“固伦和孝公主”,也生于乾隆四十年。这时的乾隆已经六十多岁了!emmm…要知道皇后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之女最多封为和硕公主。比如富察皇后之女为固伦和敬公主,孝仪皇后魏璎珞之女为固伦和静公主、和硕和恪公主,纯妃之女仅仅为和硕和嘉公主。可见乾隆很宠这个最小的闺女。

《啸亭杂录》记载:和孝公主,惇妃所生,为纯皇帝最幼女。上甚重爱,以其貌类己,尝曰:“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性刚毅,能弯十力弓。少尝男装随上校猎,射鹿丽龟,上大喜,赏赐优渥。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和孝公主,长得很像乾隆,年轻时喜欢穿男装,力气很大,能弯弓搭箭,围猎射鹿。这究竟是娶了一个皇家公主,还是找了一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婚后的丰绅殷德走上了开挂一般的人生。当年,准丰绅殷德在御前行走。乾隆五十五年 ( 1790 年) ,授散秩大臣; 五十六年二月,管理内务府御茶膳房、造办处事务; 五十八年调奉宸苑卿; 五十九年擢正黄旗护军统领; 六十年兼内务府大臣; 嘉庆元年 ( 1796 年) 总理行营事务; 二年二月兼銮仪使,八月授正白旗汉军都统, 仍兼护军统领, 监督崇文门税务。

和珅二十岁的时候还没入宫侍卫,丰绅殷德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散秩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正黄旗护军统领了。

二、佛系少年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趁机处死和珅并抄家。据坊间传闻,和珅家藏白银足足有八亿两,相当于乾隆年间十余年的财政收入,故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明显是一句戏言。试想嘉庆年间突然获得了十余年的财政收入,再笨的人也能再创辉煌,延续康乾盛世啊!

丰绅殷德因为尚公主,逃脱了连坐,但还是革除了伯爵之位,留任散秩大臣。也正是因为毁家之难,丰绅殷德回归了佛系少年。

丰绅殷德之前掌管之事务多是御茶膳房、造办处、崇文门税务这种实打实的肥差,而并非走的是翰林院庶吉士,这种加官进爵的快车道。本来丰绅殷德的仕途是一片光明,但也绝非火箭提拔型官员。

《挽天爵道人序》记载丰绅殷德:“为人持重老成,不苟言笑,所学淹有群籍,博通条贯。其为文为诗为字,朗圆幽秀,士林重之。”不苟言笑,学识精深,这的确是一个佛系老学究啊!

丰绅殷德也有可爱的一面。有一天,天降大雪,丰绅殷德便和公主打起了雪仗。和孝公主挨了一身雪,一怒之下,端起了架子:“你都成年了,还以为自己是个宝宝吗?”丰绅殷德连忙跪地求饶。和孝公主也不捉妖,一哄就好,可见两人相处十分融洽。既佛系又可爱,所以才称得上是佛系少年。

嘉庆七年,被革爵的丰绅殷德被赏赐民公品级。次年,丰绅殷德因为辞退公主府长史奎福,遭到奎福的告发。奎福说,丰绅殷德诗稿影射朝政,习武为父报仇,国丧期间使侍妾生女。本来已对丰绅殷德放心的嘉庆开始彻查此事。结果发现诗稿影射和习武报仇两事全是子虚乌有,不过在服丧期间与侍妾生女,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自己妹妹?说好的佛系少年呢?

嘉庆一怒,革职,禁足,在家好好反省。于是佛系少年在家更加安稳地看看书,写写诗,练练武,后来直接研究起了养生。

乌里雅苏台大致就是现在的蒙古国

三年后,嘉庆见丰绅殷德彻底佛系了,便封为头等侍卫,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留在了身边。次年,又进封伯爵,赴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在乌里雅苏台吹了三年风,从小养尊处优的佛系少年还是没抗住,生病了。嘉庆十五年(1810),丰绅殷德加封公爵,不久去世,结束了佛系的一生。丰绅殷德诗作很多,著有《延禧堂诗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