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童年
樋口一叶1872年5月2日生于东京都。她的父亲本是山梨县农民,为摆脱阶级制度的桎梏,弃乡上京,并于明治新政府成立前拥有了士族(武士)身份,新政府成立后升任为政府下级官吏。
一叶从小喜爱读书,但母亲反对其进学。一叶在11岁时被迫退学。
此后一叶在家靠阅读常祖父和父亲的藏书自修,其父在一叶14岁时送她进私塾“荻之舍”,学习和歌、书法和古典日文。
然而好景不长,一叶16岁时长兄因病过世,二哥和全家断绝了关系。继而父亲经商失败后负债累累,因病过逝。后其未婚夫的变心毁约,更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如此情形下,一叶为维持生计,她先后做过洗衣、缝补等诸多杂工,生活艰难。
以文养家
此时一叶的同窗女友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并因此获得相当丰厚的收入。于是一叶受到启发,决定以笔养家。
1891年,樋口一叶成为《朝日新闻》的记者。同时,她投入旧派大众作家半井桃水门下,开始学习小说的写作技巧。翌年她模仿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幸田伴露笔风写成处女作《埋木》,在浪漫主义文学刊物《文学界》发表。此后,她又相继发表了《雪天》《琴声》《暗樱》等短篇小说。但是,她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从文体还是内容方面来说都是脱离现实的一般性作品,尚未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随着一叶与半井的交往加深,两人日久生情。但人言可畏,这段师生恋受到“荻之舍”中大家闺秀们的冷嘲热讽,两人的恋情无疾而终。失去半井的帮忙,一叶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1893 年,一叶一度中止写作,搬到贫民区,开了一间杂货铺。然而杂货铺不久就因资金不足及经营不善倒闭。在此期间,一叶对下层民众的困苦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这成为一叶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一叶之后的作品摆脱了当时女作家特有的脂粉气。但在贫民窟的经历让一叶对社会下层贫苦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切同情,文体随之发生剧烈变化:浓妆艳抹的冗词赘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有力的肺腑之言。
创作巅峰
22岁,一叶重新搬回故居,以“市井作家”的身份再度登上文坛。为了糊口,她抛弃一切女人应有的矜持;为了借钱,她周旋在不同身份的男人之间,为其故友不齿。
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是樋口一叶创作生涯的巅峰,后世文学评论者称之为“一叶的奇迹十四月”。在短短的时间内,她写出了《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佳作,一时轰动文坛。
英年早逝
长年困苦生活和感情挫折令一叶身心交瘁,女作家于1896年11月23日午后因结核病过世,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她是明治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者,因此成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日本文坛称之为“明治紫式部”之称的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