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马洛,英国诗人,剧作家。1564年3月6日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殴卒于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作为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剧作家而去世。而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还处于事业上升期。1587年在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伦敦期间曾与探险家、政治活动家罗利,剧作家查普曼,数学家哈里奥特等怀疑宗教者结成团体,人称黑夜派和无神论者。曾一度入狱。后被人刺死。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有学者质疑莎士比亚的剧作实际上是由马洛代笔。部分历史学家相信马洛曾作为伊丽莎白女皇的侦探首领,进入欧洲的天主教学校打探风声。
《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马洛的第一个剧本就是他在剑桥读书时完成的《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the Great,上卷与下卷1587-1588)。剧中讲述了14世纪一个普通牧民帖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野心勃勃、残暴无情的鞑靼统治者的故事,是一部“巨星陨落”式的悲剧。骄横跋扈的蒙古大帝帖木儿利用波斯国王的弟弟推翻了波斯王,在登上王位后又杀害了波斯王的弟弟。然后帖木尔马不停蹄地战败了土耳其君主并将他关入囚笼示众。最后这个嗜血成性、权迷心窍的牧羊人竟然向上天的权威发动攻击,致使他所向披靡的铁骑陷入绝境,这个建立了庞大蒙古帝国的征服者只能孤零零地死在皇后的坟墓上。作者通过刻画一个百战百胜的枭雄,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望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权势的心情。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该剧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德国传说。浮士德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渴求各方领域的知识。他对中世纪一成不变的学科(神学、哲学、医学与法律)深感厌烦,为了获取新知识遂求助于一种黑色魔术。通过咒语他结识了梅菲斯特,即魔鬼的仆从。浮士德与魔鬼达成协议,他将他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作为交换,魔鬼则要在此后的24年中满足浮士德所有求知的愿望。在魔鬼的帮助下,浮士德充分利用其妖术,见到了教皇亚历山大大帝以及绝代佳人希腊王后海伦。同时,浮士德也承受着内心强烈的煎熬,这一切都表现在善良天使与罪恶天使的表情里。24年合约期满,浮士德求助上帝无效,终于在时钟敲响12下的时候,他的灵魂被劫向地狱。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The Jew of Malta)
是马洛的另一部著名的剧作,主人公是个家财万贯、贪婪残忍、诡计多端的巴拉巴斯。作者通过刻画一个对金钱财富永无休止追求的拜金主义者巴拉巴斯,鞭挞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种种丑恶。巴拉巴斯为报复财富的丧失而使女儿死与非命,他阴谋叛逆,先将马耳他岛出卖给土耳其人,然后又策划将土耳其征服者投入沸锅蒸煮,结果却使自己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