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赵昚为何被认为是南宋最厉害的皇帝?赵昚的生平简介

2020年07月30日15:36:56

宋孝宗赵昚生于公元1127年,最初的名字是伯琮,后来改成名瑗,字元永,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后来转为宋高宗的养子,同时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南宋最厉害的皇帝,继承大统后对宋高宗一直感激不尽,经常过去看望宋高宗。

因为宋高宗唯一的儿子早亡,所以在赵昚6岁的时候被宋高宗选为养子,带到宫中养育,并在赵昚36岁的时候将其立为太子,让他以后继承皇位。

后人将宋孝宗评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因为他不甘于现在的安稳,一直想恢复中原,在朝廷内部又积极改革,一改之前国家妥协求和的朝政之风。在军事上,赵昚特别重视,他在五年间举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阅兵,他自己也积极学习骑射,他在军事上的重视使得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大的提升,随后又派遣使者出使金国,但是由于后期虞允文的死让宋孝宗丧失了北伐的信心,所以后期的宋孝宗多见见趋向保守,不再和金国争夺。

在经济上。宋孝宗实行改革,改用社仓法赈灾,又改变盐钞,放宽了盐的专卖,增加纸币,出售官田等,宋孝宗的这些做法对于南宋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宋孝宗知道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还为百姓减轻徭税,很关心百姓的生活。

在宋孝宗的治理下,政治日渐清明,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也更加的昌盛,开启了国家的乾淳之治。

宋孝宗还为抗金英雄岳飞进行了平反,并追赠岳飞谥号“武穆”。宋孝宗的种种作为,广受后人的称赞,历史上将宋孝宗称之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昚。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崩逝,在位二十七年,年六十八。谥号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庆元三年(1197年),加谥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全宋词》录有其词一首。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