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历史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弃笔从戎。由于饱读诗书,他们怀抱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他们以对国家的极大热忱投入到武将行列中,比如范仲淹,岳飞,以及我们在往期文章中讨论过的袁崇焕。
其实通过很多古代的诗文都可以了解到,文人大多有冲锋上阵的梦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军旅梦”,但是我们却很少能看到手握军权的武将再重新成为文将的,而历史上有一个人却逆其道而行之。他似乎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武将出身,后来不得不“投戎从笔”,最后竟然因为自己的诗文流传千古的——他就是辛弃疾。
提到辛弃疾,真是一个具有非常独特性质的历史人物。你说把他归到文人的行列当中吧,似乎有些残忍,毕竟辛弃疾毕生所求就是赶走外敌、光复汉业;你说把他归到武将的行列中吧,自从归附宋朝以后,他手中就再也没有了实质性的军权。
他其实就是一个南渡的归正军人。说文吧,他没有文职;说武吧,朝廷肯定不会把军权交给一个被“招安”的首领——其实可以拿宋江的处境来类比辛弃疾的处境,他们二者是很像的,至今有人怀疑宋江的原型是辛弃疾。
辛弃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辛弃疾出生在宋代的乱世之中,“乱世出英雄”这话可不是白说的。你搁现代,你要是拉起一支几千人的、武装良好的部队,那……估计是没啥退路了。
可是在那个乱世,能够拉起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其实就是在乱世中拥有了一支利剑,不说别的,至少可以用这支利剑保护自己。但是辛弃疾只想用这支利剑斩断敌人的头颅,完成光复汉业的伟大宏图。辛弃疾知道仅凭自己手中的这支队伍赶走外贼遥遥无期,于是辛弃疾决定归附于宋朝廷。他的这个决定正确与否且先不论,其中的大胸怀大抱负却是感人至深的。
辛弃疾归附宋朝后,手中自然也就失去了兵马。却不料宋朝不但没有因为他的赤胆忠心委以重任,反而因为辛弃疾不是“根正苗红的朝廷官员”,处处排挤辛弃疾。辛弃疾只好把心中的一腔怨言和满怀的抱负挥洒于宣纸之上,却不料,辛弃疾早期丰富的军旅经历为他的诗歌积累了很好的素材。他写“栏杆拍遍”、“弓如霹雳弦惊”、“西风塞马”……写到最后,他甚至成了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至今他都是以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这一身份进入的人们的视野。我们很难说当初发生的一切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假如辛弃疾不写诗,假如当时宋王朝没有排挤他,假如一切顺遂人意、他出而为将,那么今天我们就失去了许多阙豪放派词,失去了一个伟大的豪放派诗人,或许我们甚至都不会知道辛弃疾。
中国诗人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到今天,我们再去看辛弃疾,他因为没有实现自己心中的出而为将的志向,才为我们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豪放不羁的诗词。这于辛弃疾而言,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