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和杜淹的故事,本为死敌却同朝为相

2020年07月22日13:39:57

  提到杜如晦,大家就会想起“房谋杜断”的典故来。说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称为“房谋杜断”。

  其实,杜如晦对于自己的家事有时还会失去理智的。

  原来,杜如晦兄弟三人与叔父杜淹素来不和,据说是因为性格相差太大,爱好也不一样。

  尽管杜淹自幼聪明有才能,但却自命清高沽名钓誉。

  杨坚代隋后,杜淹曾对一位关系十分铁的老乡韦福嗣说,陛下好用隐士,你我不如隐居太白山。自此他二人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太白山隐居起来。

  不料隔墙有耳,这事不知怎么就被杨坚知道了,杨坚一怒之下将杜淹流放到了长江以南。要不是后来大赦天下,杜淹还真回不来。

  可正当他还不容易爬到御史中丞这个位置时,大隋却玩完了。

  一度心灰意冷的杜淹,在洛阳看到王世充贴出的招聘广告时,便立即加入到了王世充的郑国官僚体系中去。

  杜淹进谗言,借王世充之手斩杀了杜如晦的哥哥,还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关进了监狱。看押期间,杜淹不给杜楚客饭吃,经常几天才送上一碗狗吃剩下的饭菜给杜楚客,差点饿死。

  洛阳城破之时,杜淹本应像段达和朱粲一样,被拉到洛水之上砍头。

  刚从牢里爬出来的杜楚客找到了哥哥杜如晦,请求他无论如何想办法也要救下叔父。

  杜如晦说,他还是我们叔父吗?

  杜楚客哭着说:“过去叔父已经杀了大哥,如今哥哥又要杀了叔父,一家人你杀我,我杀你,自相残杀杀得死光光,岂不令人痛心啊?!”

  杜如晦还是不松口。

  见此,杜楚客就要撞旁边的柱子。

  杜如晦这才幡然醒悟,立即上书给李世民,希望秦王能对杜淹网开一面。

  就这样,杜淹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杜淹后来经过房玄龄的举荐,任李世民天策府曹参军,李世民即位后封安吉郡公,贞观元年拜相,却又与长孙无忌不和,遭到朝臣非议。

  杜淹曾向太宗举荐刑部员外郎郅怀道,说:“怀道在隋朝担任吏部主事时便有清慎之名。当时炀帝下江都,百官都随声附和,唯独怀道反对。”

  李世民问:“那你当时的意见呢?”

  杜淹答:“我同意去。”

  李世民说:“对待君主应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你既然认为郅怀道的意见正确,为什么反而不劝谏呢?”

  杜淹却答:“我官职卑微,而且就算进谏皇帝也不会采纳,白白送死于事无补。”太宗道:“如果认为君主无道,为何还是要在他的朝廷做官?既然做官,又怎能不匡正他的过失?”

  李世民又笑着问他:“你在隋朝的时候,可以因为人微言轻不去进谏。那你后来在王世充的朝廷做官,为什么仍不劝谏?”

  杜淹说:“我劝谏过,他不肯采纳。”

  李世民又问:“王世充如果修德从善,应当不会灭亡;他既然无道拒谏,你又怎能免祸?”

  杜淹自知理亏,没能回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