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前后的林旭,六君子中最年轻的一位

2020年07月31日18:19:16

林旭父母早亡,依靠叔父养育成人。他自小颖悟、聪慧好学、博学强记,号称“神童”,曾在福建省乡试第一名解元中举。后来跟随岳父沈瑜庆到武昌游学。在那里结识了维新变法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1895年,林旭以公车(举人)入都,当时正值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民族危机日重,日本强迫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1897年,林旭进入张元济等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学习,增长了西学才干。

1898年1月31日,林旭发起并动员寓京的福建籍维新人士,成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等省学会互通声息,传播西学。因仰慕康有为,林旭拜康有为为师,专治“义理经世之学”,曾为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作跋,推扬今文经说。不久,康有为在京组织保国会,林旭为该会“始倡董事,提倡最力”。同年6月,荣禄至天津,欲招林旭入幕府。林旭于是向康有为询问可否,康有为告诉他:“就之何害,若能责以大义,怵以时变,从容开导其迷谬,暗中消遏其阴谋,亦大善事也。”于是,林旭接受聘任,被荣禄召入幕府。

不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并在朝廷上命四品以上各官荐举人才。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青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将他举荐给光绪帝。9月5日,林旭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4人被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事宜。林旭任职军机章京时,年仅24岁,在9月5日到14日10天里,上书言事最多,不少变法上谕出自他的手笔。据时人披露,林旭当值期间,“欲尽斥耄老诸大臣”,“凡建一策,僚辈不能决者,旭大呼奋笔拟稿以进”,可见其积极推进新法的态度。

一次,林旭为迅速草拟一份谕旨,竟让领班章京继昌代写。结果继昌闹到军机大臣处。最后,荣禄出面对继昌说:“老哥是本处老手,公事熟练,书法又好。林旭新来,所以仰仗老哥。此件是紧急谕旨,马虎不得,还是请老哥偏劳,替他誊写一次吧。”继昌不敢违命,只好替林旭誊写好谕旨。下班后,继昌对人讲:“今日里让后生小子欺负,不能干了,不能干了!”

林旭雷厉风行的作风甚至让荣禄担忧,怕他给自己招来麻烦。荣禄曾写信给林旭,劝其在新政事务上“虚怀下问”,多与抠庭老臣商议,不应该“遇事纷更”。后来竟然发展到同为“戊戌六君子”的杨锐也批评林旭“年少轻狂”,“日夜谋变更一切甚亟”。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后,林旭直接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最后救援光绪帝的活动;光绪帝曾让林旭带给康有为密诏,令他速出京。谭嗣同曾向袁世凯示意救驾,不过林旭则不以为然,还借用东汉末年何进、袁绍诏董卓进京救驾一事进行过劝阻。

林旭被捕后“美秀如处子,在狱中时时做微笑”。9月28日,林旭与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同遭杀害,世称“戊戌六君子”,6人中以林旭最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