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所以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进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禅。刘备得到益州后,赵云出任翊军将军。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随诸葛亮攻打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投奔刘备后,他曾和许多三国名将摆阵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他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同诸葛亮吊祭周瑜时。
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
赵云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刘备为汉中王后加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
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深知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
赵云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惇部下夏侯兰,此人乃赵云同乡。赵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
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当然,让诸葛亮更为赞赏的是,在蜀军平定桂阳之后的一桩提亲的事件。当时,赵云出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赵范便亲自提亲,将自己寡居的嫂子许配給赵云。
然而,赵云听后,坚决反对。后来诸葛亮问他为何拒绝,赵云说,樊氏已经守节三年,我贪恋美色,岂不害她失节?其实,赵云害怕樊氏失节是假,忠于刘备才是真。赵云认为赵范是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拒绝了赵范为寡嫂提亲的要求。后来赵范果然反叛逃走,赵云的的看法成为事实。
当时,赵云为了表示自己拒绝这门亲事的决心,竟然在赵范提亲之时大怒而起:“吾岂肯做此乱人伦毁纲常之事乎!”并一拳打倒赵范冲出门去。从中也不难看出,赵云对刘备的忠心是何等的坚决!
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虽然换来丰厚的回报,但赵云都没有接受。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
赵云身为五虎上将,一代功臣,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后人有诗赞赵云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八面威风杀气飘,擎王保驾显功劳。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将军武艺高。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