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著名文人为什么会被杀呢?竟是因为这件事情

2020年07月29日19:52:25

嵇康,曹魏末期最著名的文人,崇尚老庄之学,提倡个人自由,诗文俱佳,并且精通音律,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关于嵇康之死,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晋纪》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嵇康与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吕巽和吕安关系都很好。哥哥吕巽人面兽心,他看见弟媳妇长的漂亮,于是趁着弟弟不在家的时候,故意将弟媳妇灌醉,然后强行将其奸污了。

事发之后,吕安愤恨不已,想要告发自己的哥哥。他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嵇康,希望嵇康能拿个主意。嵇康觉得这俩人都是自己的朋友,觉得很为难。思来想去,他跟吕安说,这事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果告到官府,恐怕对有损你们吕氏家族的声誉,还是算了吧。吕安听从了嵇康的建议。

谁知道吕巽看到弟弟没有告发自己,反而觉得自己有把柄在弟弟手里,今后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干脆到官府诬告弟弟吕安不孝。案件判决下来,吕安被判处流放。嵇康知道之后,先写了一封与吕巽的绝交书,痛斥其卑鄙行径,然后到官府为吕安申冤,愿意替他证明其清白。于是嵇康和吕安双双被关进大牢。

由于嵇康名气太大,所以他被关进大牢的消息立刻惊动了整个魏国,京城的太学生三千多人联名为嵇康请命,希望能放他出来,并且请他到太学里教书。还有许多名士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起坐牢。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营救嵇康。

由于事情闹的太大,惊动了当时曹魏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司马昭,司马昭在考虑怎么处理嵇康时,时任司隶校尉的钟会进言:“嵇康就是睡卧的一条龙,一旦腾空而起,则天下大乱。先前毋丘俭作乱时,嵇康就想出山帮助毋丘俭,后来被山涛制止了。嵇康与吕安都是言行放荡,无视典章规矩的人,而且他们又有很强的煽动能力。因此您应该学习姜太公诛杀华士、孔夫子诛杀少正卯一样诛杀嵇康和吕安。”

这位钟会就是后来与邓艾一起平灭蜀汉的牛人,他早年仰慕嵇康,曾经带着自己写的《四本论》向嵇康求教,结果遭到冷遇,所以这次嵇康有难,他就趁机落井下石。司马昭听了钟会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命人将嵇康和吕安给杀了。

嵇康被杀,虽然起源于一场家庭伦常惨剧,但是其根源却与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的斗争息息相关。

《军师联盟》里吴秀波版司马懿

尽管司马懿当初通过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政权,但是当时的朝廷内外,处处都是曹魏集团的势力,因此,司马懿使用恐怖手段,将曹爽团伙连根拔起。接着,其子司马师再接再厉,于嘉平六年将密谋要除掉自己的中书令李丰一伙连锅端掉,同时废掉了参与此事的皇帝曹芳。直到此时,司马氏集团才算真正控制了中央政权。

在司马氏家族看来,控制了中央政权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逐个消灭地方上的曹魏集团势力。而钟会提到的毋丘俭就是地方上第一个跳出来挑战司马氏集团的人。钟会提到这一点正好点了嵇康的死穴。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爷仨

嵇康并不是一个真正能超脱于物外的人,他也是亲曹魏集团的一员。嵇氏家族原本是寒门出身,由于嵇康的父亲嵇昭与曹操是同乡,因此曹操提拔任他担任督军粮台书侍御史。要知道,在三国乱世,随时有战争发生,因此后勤粮草的补给就显得异常重要,曹操把监督军粮的工作交给嵇昭,可见他对老乡的信任。而嵇氏家族从此也由寒门而一跃成为士族阶层,因此曹魏集团对嵇康的家族有知遇提携的恩典。另外,嵇康本人也是曹氏家族的女婿,他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因此,即使嵇康不是曹魏集团的核心人物,也是亲近曹魏集团的人。所以,在司马氏集团对曹魏集团挥舞屠刀的时候,嵇康选择归隐林泉,也是一种自保的策略。

而根据《晋纪》所载,毋丘俭起兵叛乱时,司马师亲率大军南征,朝廷空虚,嵇康就曾经计划在北方举兵叛乱,南北呼应,但是最终被山涛制止了。因此钟会对嵇康的控告也不算是诬告。

《三国杀》里的毋丘俭

由此可见,虽然嵇康下狱起源于一场家庭纠纷,但是司马昭联想到地方势力尚未收服,留着嵇康始终是一种祸患,所以干脆一杀了之。

嵇康临刑前,从容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慨叹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即引颈就戮。一代名士死于屠刀之下,时年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