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提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他差一点成了袁项城的女婿。其中原委,且听慢慢道来。
当初袁项城劝清帝退位,是给出了《清室优待条件》的,内容包括:
(1)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外国君主之礼待之;
(2)清帝岁银400两由中华民国政府拨发;
(3)清帝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总之,清帝退位后,溥仪以及皇家宗亲们仍可过着衣食无忧、有地位、有尊严的生活。
1915年,袁项城公然称帝,清室皇家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不满10岁的清废帝溥仪也明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道理。为了保住上述优待条件,满清的遗老遗少们与袁项城进行了一场交易:清室出面表示拥护袁皇帝,袁项城御笔重申保护优待条件。
满清内务府发出了一份正式公文,声称全体皇室成员赞成君主立宪,并拥戴袁大总统荣升中华帝国皇帝。
袁项城自然也投桃报李,亲笔在优待条件上写下跋语,重申所有优待条款必当永不悔改,世代遵守,并承诺将其写入宪法。
这两个文件都可查阅于民国四年的“大总统令”里。
除此之外,袁项城与满清皇室还有另外的“交易”,此事被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明确记载于1915年旧历十月十日(阳历11月16日)的日记里。
当日,袁项城面见四位太妃(同治帝与光绪帝健在的4位妃子,是溥仪法理上的母亲),商谈溥仪与袁项城之女结亲事宜,商谈的结果是“均承认可”,清朝皇室与袁家结为秦晋之好成为既定事实。(注:当时溥仪年仅10虚岁,尚未成婚。)
事虽如此,但结果却是优待条件既没有被列入中国民国宪法,溥仪也没当上袁项城的女婿,原因很简单,袁某人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赶下皇位,三个月后又在众叛亲离中一命呜呼了。如果袁项城活得久一点,如果溥仪真的娶了他的女儿做皇后,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被改写。不过,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一切只是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