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原本只是一个隐士,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出山,当时的诸葛亮一路辅佐刘备,硬是让原来的丧家之犬有了自己的底盘。等到天下三分了,此时的刘备却因为意气用事,夷陵一战将蜀汉精锐全部败亡。夷陵之战过后刘备就把烂摊子留给了诸葛亮,然后自己撒手人寰了。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托孤之恩,自己苦心经营蜀汉,终于让蜀汉重新有了希望。当诸葛亮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诸葛亮就开始了北伐,想要匡扶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知道刘禅并不是什么明君,于是自己在走之前就安排了一些后世,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出师表》。
诸葛亮自己怕北伐失败,自己不能再为蜀汉效力,于是提前在《出师表》里面把一些事情都安排好了。在《出师表》里面点出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可以重用的人,并且还苦口婆心的劝告刘禅。其中诸葛亮告诫刘禅六个字,那就是“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此时也知道一些贤臣和小人都分别是谁,但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丞相也不能妄自屠戮蜀汉大臣。此时诸葛亮告诫刘禅的意思就是要刘禅亲近贤臣,远离一些小人,避免重蹈桓、灵二帝的悲剧,想要刘禅能重新振兴蜀汉,让蜀汉走向先汉的兴隆。
但是诸葛亮一死,刘禅就违反了这两句话。在董允还在世的时候,刘禅还稍微有点分寸,但是董允一去世,刘禅开始宠信宦官。当时的宦官黄皓在刘禅的宠幸下开始排挤大臣,刘禅当时特别宠幸黄皓,就因为宦官的几句谗言导致了刘禅的弟弟刘永十多年都没有见过刘禅一面。
此时的姜维还在外领兵打仗,看到黄皓擅自干涉朝政的时候,就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是刘禅却对此不闻不问,导致姜维连夜逃出成都,从此再也不敢回成都,生怕遭到黄皓的陷害。亲近黄皓,远离姜维。此时的刘禅已经是在作死了,但是刘禅更绝的是听信谯周的话。
公元263年,这一年邓艾偷渡阴平,更是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兵锋直指成都。此时的成都大臣都劝刘禅坚持战争,等到姜维大军回救成都,然后一举歼灭了邓艾势力。
不过刘禅非但没有听,反而听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了。此时成都还有数万人马,各路大军也在纷纷援救成都,姜维也在准备回救成都,但刘禅硬是投降了。留下了臣等正欲战死,陛下何故先降?的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