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猛将,发现一石碑上刻着三个字,竟当场自杀

2020年07月28日22:30:36

我们都熟悉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对宋朝的贡献很大,当然我们对他们的崇拜不仅仅由于他们的悍勇,而是由于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那份爱国的赤子之心。

杨继业在攻打佘王城时遇到了他的妻子,也就是佘太君,她是佘王的女儿,他打下佘王城后,娶了佘王的女儿,可谓是人生赢家。

后来佘王城被辽军攻破,杨继业发兵来救,却没能拿下。当时辽国的萧太后是个神奇的女人,她不仅有男人的胸襟,还有男人的韬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她知晓各类兵法甚至旁门左道,在她的巧妙布阵下,杨继业失败,并且失去他的一个儿子。

宋朝军队只得如潮水般撤退,杨继业也跟随前行,他们最终来到两狼山处,却发现自己中了计,这里才是萧太后布置下的奇阵,而他误入其中只能束手就擒。

杨继业不愿意做战俘,也不愿意被别人砍杀,他带着两个儿子冲上山坡看到三个大字,顿觉是一个上天的预示,说明自己将魂断这里,他思来想去,一头撞死在石碑上,想要保住忠烈的名节。

这碑文到底刻了什么字呢?——李陵碑。如果这是萧太后的安排,她也太富有心计了,她是想要勇猛的宋将为她服务,而杨继业却只想到不能像李陵一样千古蒙羞,还不如以死明志,保全名节。

男人对名节更为看重,因为那是他们事业的基础,也是别人信任你的保障,如果一个男人连脸都不要了,那谁还敢信任你,谁还敢重用你呢?

杨继业自杀后,他的儿子回头看到父亲目呲欲裂,死得很痛苦,心里很受震动,抱着父亲的尸体跟敌军拼杀,像赵子龙一样有万夫不敌之悍勇,然而他还是寡不敌众,兵败身亡。

杨家将的男丁就剩下一个人,可谓满门忠烈,都为保护国家而死。

历史上杨家将的故事未必真实,但是却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为什么戏曲总是爱演这些忠烈之事?其实跟封建社会的洗脑制度有关,封建统治者需要忠勇的武将,听话的文臣和没文化的百姓。

不过上文提到那块石碑,在卧羊台,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宋史中杨继业有七个儿子,不过名字都对不上,这说明民间演义小说对他的事件做了很大的修改,引起了后人反复探究,很多史学家都加入探究的行列中来,有人考证,当年穆桂英家族就是在阴山脚下生活的。

穆桂英姓“慕容”,这个姓氏是鲜卑族的,后来将慕容改为“穆”,杨文广和“慕容氏”联姻也却有其事,所以一切故事都绝非空穴来风。

杨继业战死沙场后,萧太后很为他的忠烈所感动,所以将他们的尸体运到洪羊洞安葬,好让他不要暴尸荒野,古人传统,觉得人死后要安葬在老家,不管异地多么繁华,尸体睡得多么舒服,都要回老家。

在老家哪怕睡荒地也比皇宫的金砖强,所以杨延昭设法盗取尸骨,他让孟良去洪羊洞。

后来孟良在此错杀了一个人,这人也是杨延昭派来的,他错杀人后捶胸顿足无比悔恨,最终拔剑自刎,死前他让别人带回尸体。

后来杨延昭知道这事被弄得这么复杂,也很懊悔,加上看到父亲的尸体更加悲痛,结果病情严重,一病不起。

洪羊洞因为这个故事成为一个景点,它的景色以独险为特色,幽深而秀美。在洪羊洞墙壁上有个神龛,供奉着两尊塑像,一尊为孟良,另一尊是被他错杀的焦赞。

杨家将的故事我们不需要太较真是否真实,只需要体会汉民族这种抵御外敌入侵的抗争精神,很多人说汉民族骨头软,其实并不,汉民族只是不爱找事,但不表明好欺负。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千百年来,言犹在耳,矢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