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个叫冯瓒的奇官。据书中记载,冯赞生于宋初年间,曾在后周、后汉和后唐三个朝代当过官。因其足智多谋、富有才干,在宋朝建立后,便被宋太祖赵匡胤征召入仕,是赵匡胤重用的人才之一。
公元965年,大宋发兵四川,铲除盘踞在此地的后蜀政权。
这场战争是胜利的,但是,后续的麻烦却不少。后蜀王孟旭虽早已投降宋朝,但是,他手下的杂兵却未投降,他们占山为王,四处打家劫舍,给百姓们造成了莫大的困扰,使整个四川鸡犬不宁。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宋太祖派遣冯瓒到四川东北部的资州担任知府,希望以他的聪明才智来解决此事。
冯瓒才到的几天,整个地区的情况还算得上是平静。但是,几天后的一个夜晚,一个叫上官近的后蜀军官却带领着三千士兵和数万被胁迫的群众围起了资州城,在城外点火叫喊,搞得城内人心惶惶。
接到报告的冯瓒立刻带人登上城楼查看,只见,城外站满了举着火把刀剑的士兵,铺天盖地的恐吓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被吓了一大跳。
作为一个文官,冯瓒对于攻城略地是一窍不通的,但是,就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这时,一个想法突然从他脑子里闪现出来。
镇定下来的冯瓒将下属们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道:“城外的人大多都是被他们威胁至此的百姓,他们挑这个时候进犯,定是害怕我们的援军到来,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只要死守到天亮,对方必撤退。”
将士们听后,心里稍微有了一点安定。可此时还不到前半夜,要守到五更时分,己方的补给够么?城里仅有300 余名官兵,城门要真被攻破,岂不是会被瓮中捉鳖?
虽说,局势十分不利,但是,冯瓒的头脑却十分清晰。说罢,便布置各项守城事宜,先是将二百人马分派到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坚守,又派身强力壮、机动灵活的官兵组成巡逻队在城墙上严密监视敌情,一有动静即刻敲锣以便调集援兵救急。
并且,在亲自安排好守城事宜后,冯赞命人找来了城里的所有更夫,让他们照常打更,只不过每次打更的时间要缩短些许。一切都妥当之后,冯瓒坐在了城楼上,开始指挥士兵们守城。
更夫们严格按照冯瓒的吩咐,将打更的间距时间大大缩短。虽说战场上人声嘈杂,但是,打更的声音却格外响亮。战斗进行一段时间后,守城方越战越勇,而攻城方却几乎斗志全无。
时间没过多久,五更的钟声就响彻了周遭,而此时仅仅是半夜三更。当“当当”的声音传到了守城士兵的耳里,所有人都开始了欢呼,搞得城外的围攻者们莫名其妙而又胆战心惊。
要知道,这些半夜来骚扰的强盗只是为了夺取城中的物资,没有严明的纪律。这一下可是彻底丧失了军心,在某个强盗喊出“天亮了!快撤!”之后,所有的人开始立马往回跑。
至此,为首的上官近也毫无办法,只得调转马头,仓皇逃窜。
惹了事就想跑,城内的士兵怎么会答应?在冯瓒的指挥下,冲出城门的士兵快马加鞭,不一会便俘虏了接近两千人,还活捉了为首的军官——上官近。
看着如此多的俘虏,众人都十分高兴。上官近却一脸疑惑的望着天空说道:“不是五更了么?天怎么还没亮呢?”众人听闻此话皆大笑起来,冯瓒告诉了上官近原委,上官近苦笑一声,低下了头。
并且,那个最先叫唤“天亮了!快撤!官军要冲出来啦”的人并不是盗贼,而是冯瓒利用夜色掩护、悄悄用绳子将他放下城墙的间谍。
待天亮之后,冯瓒立马下令将上官近拖至城门斩首示众,以绝后患。并在批评教育了两千多个俘虏后将其放走了,之后,整个资州城也转危为安,获得了长久的和平。
太平兴国四年,冯瓒随太宗征太原,凯旋后任大理卿兼判秘书省。因足疾请退,不允,诏免朝请。冯瓒复抗章请退,拜给事中后辞职。翌年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