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刘备、刘禅和忽悠,他们的之间关系如何

2020年07月15日16:28:51

"忽悠"是北方方言,调侃成分居多。随着前几年赵本山小品剧"忽悠系列"的播出,该词迅速串红,风靡一时。如果不是社会上有此等令人厌恶的现象,如果不是被"忽悠系列"所放大,其实"忽悠"一词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它多少也有点"智慧"的含义在里面。当然,这么说绝对没有替"忽悠"一词正名的意思。

话说"三国"初期刘备无处安身,只好在许昌种菜行"韬晦"之策。有人劝曹操趁早杀了以免后患,曹操顾及多方面原因就没动手,但他的疑心并未因此而消除,这才有了"煮酒论英雄"的精彩段子。刘备故意说了一大堆真真假假的人物加以搪塞,但岂能瞒过精明的曹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话音刚落,刘备吓得掉了筷子,恰在此时耳边有炸雷响起,刘备忙说:闻此一震,以至于此。这话果然忽悠了奸诈的曹操,刘备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这与赵本山小品里"忽悠"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刘备的这种"忽悠"就是典型的急中生智了。

如此家学岂能轻易失传?阿斗绝对没有让你失望。蜀国灭亡后,司马昭为了一探阿斗的虚实,组织了一场音乐会。随行的官员身处异乡、思蜀心切,闻此乡音无不掩面而泣,唯有刘禅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司马昭暗想,果然是个愚笨之人,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没心没肺。于是就问:想家吗?刘禅想也没想就说:此间乐,不思蜀。老奸巨猾的司马昭也被"忽悠"了。刘备努力打拼一辈子,也不过只做了两年皇帝,而阿斗装疯卖傻一句话,居然又舒舒服服地多活了四十多年。从爷俩"忽悠"的结果看,儿子的大智若愚绝对不输老子的急中生智。

"三国"时期的阿斗先生现身说法,用他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今天流行的一个理念:如果无力改变现实,那就努力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