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湘军的开创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一生战绩辉煌。
曾国藩
探究曾国藩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学到经世致用的本领,是让他脱颖而出,鹤立鸡群,成就非凡一生的坚实基础。
科举考试是通过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自隋唐到清代,历经了1300多年。至清朝,科举考试逐渐僵化,弊端多多,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专讲形式,远离现实,缺乏实用价值,只能作为博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曾国藩于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于是他有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如果没有进士出身,想爬到显赫的官位,几乎不可能。
科举考试
不过,想要鹤立鸡群,光有进士这个功名,还不行,必须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所谓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实际效果。曾国藩主要是在岳麓书院学到经世致用的本领的。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湘江西岸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东面山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被誉为“千年学府”。书院盛行经世致用之风,这正是曾国藩所需要的。1834年(道光十四年)春天,24岁的曾国藩入读岳麓书院。经过一番刻苦攻读后,他当年秋季参加乡试,中第36名举人。
湖南经世派当时名扬全国,影响广泛,代表人物有陶澍、贺长龄、魏源等。陶澍,道光朝重臣,是清代中国经世致用第一人。贺长龄,清朝嘉道年间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是经世致用思想的积极倡导者。魏源,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批批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曾国藩同这些名人颇有渊源,深受他们的熏陶,获益匪浅。
陶澍
“宝剑锋从磨砺出”,天道酬勤,曾国藩用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非常实用地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治军,把湘军打造成一支骁勇善战的的军队,同时也为他自己创下了千秋伟业。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经世致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