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不是孤独一掷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具

2020年07月20日04:44:00

《虎啸龙吟》讲述的是蜀魏两国军师之间的对决,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抱着克服中原的雄心抱负,毅然决定亲自北伐抗魏,曹睿被迫启用司马懿出山,才有了电视剧中强强对决,才智相拼的好戏。那么精于治国的诸葛亮在蜀弱魏强的局面下为什么要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执意北伐呢?

  1、刘备的托孤之恩

刘备在临终之际语重心长告诉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番遗嘱实际上把蜀国所有的前途命运交付给诸葛亮,饱含了君对臣的绝对信任和无比期望。这种信任和期望在刘备死后慢慢转变成一种巨大压力,诸葛亮也自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因此他南破孟获,北伐中原,高举“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宣言,极大鼓舞并凝聚了民心士气,进一步的明确了战争的正义性。

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知道魏强蜀弱的实际情况,更不是不知道军旅生死茫然的道理和北伐之战凶多吉少的结局,然而他感激先主知遇之恩,追思先帝的遗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成先帝之遗志。“水鉴至明而丑者忘怒,以其无私也”,这正是诸葛亮被称为“千古一相”的人格魅力所在。

  2、“东和北拒”的战略构想

早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就在隆中提出了“东和北拒”的战略构想,而当他成为蜀国军事、经济的实际领导者时,蜀国却成为了三国中势力最为弱小的,那么联吴抗曹就具有更大的战略意义。因为这时魏国的军事战略中心已经放在势力仅次于其的吴国上,蜀国主动出击,既能减轻吴国的战略压力,又能有效牵制魏国,使魏国既无法集中精力经营吴国,又无力追击蜀国,陷入两面为难的局面,正如“二战”时,德国要求日本牵制苏联。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诸葛亮作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政治家,以他独有的战略眼光,力排众议,提出北伐中原的战略目标,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上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北伐,进可以在魏吴对峙的局面趁机扩充蜀国的势力,退可以最大限度的巩固三国鼎立的局面。如果一味的偏安一偶,坚持保守防御的方法,魏国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古代信息条件、兵力运输不发达的情况下,蜀吴对魏国大军的突袭,防御起来将十分艰难而被动。而主动北伐,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变弱为强,有效的牵制魏国。

  3、“天时、地利、人和”分析北伐大局

首先说天时,刘备创业之除当时正逢乱世,人无定主,正是群雄混战的时候,那时候静观其变,伺机而出尚可为王;而到了诸葛亮的时候,三分天下,敌强我弱的大局已定,不主动出击就是坐以待毙。再说地利,魏国占据了北方的大量领土,在军事、民事资源上具有绝对优势,又逐渐从战乱中恢复经济,这种潜在实力是蜀国远远无法比拟的。最后说人和,创业之初蜀地可以说集天下之英豪,而到了诸葛亮的时候,许多大将相继过世,而魏国占据中原的大量人才资源,这也远远是蜀国所不具备。也就是说,魏国在综合国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并不断恢复壮大,如果不北伐,玩持久战,蜀吴只能眼睁睁看魏国做大,最后难逃厄运。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了北伐的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那么通过北伐武侯的目的真正达到了吗?

显然,武侯的最终的战略意图当然没有达到,反而某种意义上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棋逢对手,战略相克

武侯的战略意图被司马懿完全看穿,同样具有高超的谋略和军事才能的司马懿,针对诸葛亮的“东和北拒”牵制战术,转而采取的是消耗战略,即依靠魏国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与远道而来蜀国进行持久战斗,不主动出击与冒然追击,采用骚扰和攻击蜀国后勤线的方法,拖垮蜀国,使得其不战自败。

  第二,战术持重,缺乏机动

武侯指挥作战风格谨慎而持重,曾一度拒绝魏延奇袭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做法,跟魏国基本也是进行的攻城战为主,这在敌强我弱的持久战情况下是很难占到便宜(参考我军运动战胜利的经验)。

  第三,后方不稳,缺乏支持。

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朝廷中阻力重重,基本没有团队支持,虽然后世我们感叹这位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不过当时以刘禅为代表蜀国团队贪图享乐,怯战思安,可以说是很低配的,远远不如曹睿集团,为北伐数次无功而返埋下了伏笔。长时间的北伐战争大大消耗了蜀国的国力,最终诸葛亮本人也将星陨落,客死五丈原。

龙虎相斗,两败俱伤。《虎啸龙吟》剧中司马懿望着孔明死后留下的留下的棋局,不禁黯然形伤,若有所失。赢得了百年难遇对手却失掉了千载难逢的知己,让后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及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