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建立魏(史称北魏)后,推行封建统治的同时,还制定了入主中原的战略方针。然而,当时的北魏,四周充斥着南凉、西凉、西秦、后秦、夏国等割据势力,特别是北边活动着不时南下骚扰的柔然、南边盘踞着以正统自居的东晋,如此四面受敌,要想剑指中原,谈何容易?战略方向上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崔浩崭露头角。
一、崭露头角
崔浩出身北方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祖上皆是高官显贵,父亲崔宏,号称冀州神童,累官到吏部尚书。而崔浩丝毫不逊色于其父,从小遍览群书,天文玄象、经术之言,无一不精,而且,他还怀有一颗经邦治国的雄心!
初入仕途,二十岁的崔浩供职于道武帝拓跋珪的身边,做皇帝的私人秘书。拓跋珪晚年常常服那时的流行食品——“寒食散”,嗑药后性情大变,看谁不顺眼,就一个字——杀。大臣人人自危,哪有心思好好工作?能躲都躲得远远的。唯独崔浩不仅不躲,反而更加恭勤不怠,随侍左右,有时整日都不归家,可谓忠心不二,连时常脑袋不清楚的拓跋珪知道后,都忙派人给他送去御粥。
公元409年,太子拓跋嗣继位,为明元帝。崔浩被任命为“博士祭酒”,也就是皇帝的老师。学问渊博的崔浩在给皇帝讲经授书之余,引导皇帝适时调整国家策略,与民休养生息。在他的劝谏下,明元帝一改父亲四处扩张的政策,北魏国内的政局因而渐趋稳定。崭露头角的崔浩很快显示出他的过人胆识。
二、胆识过人
公元414年,平城一带发生灾荒,许多百姓饿死,有人夜观天象说将有大难,众大臣纷纷建议皇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崔浩敢于跳出来投反对票:“灾荒是一时的危机,而迁都就会动了国家的根本。国家初立,民心刚定,此时贸然迁都,会让百姓人心惶惶,造成不安定局面;外又有柔然、夏虎视,到时内外交困才是真正的危险!”
一番言论让众大臣无以反驳,拓跋嗣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这一时的危机又该如何度过呢?崔浩早有计策,他提议把都城最穷的农户分配到各州就食,当地可开仓赈灾,国家向富裕的大族借贷,许诺来年按利息偿还;如来年收成仍然不好,到时再另想他计,惟有迁都万万不可!
拓跋嗣采纳崔浩的建议,按计策行事。第二年秋天,收成颇佳,国家终于安然度过这次危机,拓跋嗣大喜,赏赐崔浩锦、衣若干。接下来,北魏又面临着新的考验,也给崔浩再次展示不俗胆识的机会。
公元416年,东晋太尉刘裕北伐后秦,沿泗水入淮,欲入黄河,逆流而上以围洛阳,特向北魏借道。同时,后秦也向北魏求救。借还是不借?救与不救?群臣炸开了锅,一致认为这是刘裕假途灭虢的伎俩,千万不能借!后秦与北魏唇齿相依,应该发兵救后秦,以求自保。这次,崔浩又唱起了反调:“不动!”
据崔浩的分析,北魏目前北有柔然不断扰边,如果出兵攻打刘裕,柔然一定会趁机南下侵扰,若北上抗击柔然,刘裕又会调头攻打北魏。而且这次刘裕北伐,必能灭秦,但要想固守,恐怕绝无可能,从长远来看,北魏可坐收渔翁之利。因此,不如不动,隔岸观火即可。
崔浩的分析太具前瞻性,拓跋嗣根本无法理解,便一意孤行派军驻于黄河之北,阻止刘裕西进,却遭刘裕出弩兵与长矛兵以截杀,溃不成军大败而还。惨败的消息传来,拓跋嗣追悔莫及,吃一堑长一智,他决心乖乖依崔浩的建议行事,再不敢轻举妄动。后来,不出崔浩所料,刘裕果然灭掉后秦,却忙于废帝自立,无暇掌控关中。
三、阻止南侵
在北魏对外关系上,崔浩一向主张北伐而不南进,态度之坚决,甚至被人当作是南朝派来的“卧底”。
公元422年,刘裕去世,明元帝拓跋嗣觉得时机已到,想南下攻取洛阳等关隘。崔浩坚决反对:“刘裕刚死就出兵讨伐太不光彩,而且刘裕的党羽未散,见我们大兵压境,一定会齐心协力,我们未必能赢。”惹得拓跋嗣相当不高兴。
崔浩极力阻止南侵却相当赞成北伐。公元423年,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面对国家南有刘宋、北有柔然的困境,太武帝决定先集中力量解决柔然,群臣担心刘宋来攻,竭力劝阻。只有崔浩力排众议、大力支持,他认为自从刘裕去世,刘宋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已经无法构成威胁。如果趁现在柔然骄纵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其不备,一定可以获胜。
为打消拓跋焘最后的疑虑,崔浩又进言:“现在的刘宋,已非昔日,就算他们敢来,也不过小牛入虎穴,怕什么?而且趁柔然不备,我们大举进攻,一定可以大胜的,我只担心将军们不敢深入,无法全胜呢!”崔浩口若悬河,听得拓跋焘热血沸腾,当下决计远征柔然。部队采用崔浩“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的计策,取得关键性胜利,柔然战败提出和亲,从此,无法再对北魏构成威胁。
拓跋焘北伐的成功,给南边的刘宋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了防止北魏南下,刘宋派兵进驻黄河边,以备不测。北魏边将得知消息后,向朝廷紧急打报告,要求增兵。崔浩又出来说话了,劝皇帝不要信,这不过是边将夸大敌情,为国生事。当刘宋大军开驻黄河边,布起千里河防时,北魏边将吓坏了,紧急喊话皇帝快点派兵出击。皇帝跟大臣们忙不迭商讨对策,不料,崔浩笑了。
太武帝与群臣疑惑,崔浩大手一挥:“刘宋不采取重点进攻,只是处处把守、设防,可见他们不敢来攻,有什么可虑的?”大臣们不依不挠,刘宋已经跟夏国结成联盟,约好一起攻取我们,不出兵怎么行?没想到崔浩不赞成向南出兵,却话机一转,建议皇帝正可趁此时机攻夏国,一举歼灭它,剪除肘腋之患。
这次,拓跋焘不顾大臣们地极力阻挠与反对,毅然听取崔浩的建议,发兵后一举吞掉北燕,灭了夏,顺势还收了北凉。正如崔浩所料,刘宋始终不敢有任何举动。拓跋焘激赞崔浩的过人才智,战后特别提拔他为司徒。至此,北魏终于实现了近百年来的初步统一!
崔浩总是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候,不顾各种反对,挺身而出献计献策,为国家指引一条光明的出路。在北魏扩张疆土一事上,崔浩总是力劝皇帝可北伐却不要南下,让人疑惑不解。事实上,从当时北魏的局面来看,先北后南的策略确实是通观全局、着眼未来的最佳方案,是崔浩为帮助北魏完成统一大业的苦心安排,更是他忠心耿耿为国考虑的体现。
四、倍享荣耀
除了扩张疆土,在北魏其它国家大事上,崔浩也总是能献上奇计,屡建奇功,太武帝对这样一位功臣,欣赏之情溢于言表,他曾当面称赞崔浩:“你才智渊博,历仕我祖孙三人,忠心耿耿,我很看重你!”拓跋焘还指着崔浩对降服的人说:“你们别看他手无缚鸡之力,实则胸有万千丘壑,我每次出兵大胜,都是他的功劳呀!”他下令,凡尚书不能决定的军国大计,都要先征询崔浩的意见再行实施。
太武帝不仅信任崔浩,还特别亲近他,经常招呼不打就跑到崔浩家中,对于崔浩慌忙之中准备的家常菜也不以为意。崔浩进宫,更是可以进入皇帝的寝宫,可以说,历仕三朝的崔浩,到这时已是荣耀倍至。不过,福兮祸所依,崔浩走上荣耀的巅峰时,灾祸已经不知不觉中蔓延开来。
五、屈辱而死
公元439年,拓跋焘交给崔浩一个任务——续写国史,特别叮嘱:“务存实录”。对于这个任务,已经年近六十的崔浩感到光荣至极,他遵从皇帝嘱托,点灯熬油尽心编写,几年后即脱稿。
《国史》写完后,有人建议将它刻在石碑上供人自由观看,崔浩欣然采纳。于是,都城大建石碑,用工三百万,刻上《国史》等文。完工后,上至贵族,下到百姓蜂拥而至,都跑来浏览碑林。很快,有人脸绿,有人窃议,还有人窃笑,原来,崔浩遵从拓跋焘的叮嘱秉笔直书,鲜卑族拓跋部的历史详实而没有任何避讳地全部写出来了,甚至包括一些不光彩、不可告人的过去。
这下,贵族们集体“爆发”,太武帝也勃然大怒,立即收捕崔浩,命令处以极刑,并捣毁了碑林。荣耀消逝之快,灾祸到来之速,崔浩又何曾意想得到?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公元450年7月5日),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通往城南的路上,押着崔浩的囚车缓缓行驶着,突然囚车停下,几十名士兵齐齐冲着囚车里撒尿,车内传出的哀嚎声不绝于耳,凄惨无比,崔浩最终受尽屈辱而死。
至于崔浩的死因,历史学家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因“华夷之辨”的民族问题,有说因佛道之争的宗教问题,也有说因修国史而罹祸......至于崔浩到底为何而死,一千多年后的我们可能已经无法考证清楚,然而,崔浩处处为国的一片忠心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可抹煞的。就连亲手下令诛杀崔浩的太武帝拓跋焘后来也流露出悔意:“崔司徒可惜!”个中滋味,颇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