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的这几句诗,知道的人不少,意思也都明白,评价忠奸,盖棺定论也就差不多了,偏偏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异类,身后的骂名,棺材板子都盖不住了。
他就是司马懿,电视剧《军师联盟》的主角,一个被要求为孙子”篡位“负责的老头儿。
你真的知道司马懿是谁吗?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普及,司马懿在人们的印象里,就是”老谋深算“、”腹黑“的代名词,更是好像出生就带着一把山羊胡子。
而真实状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
司马的父亲官衔京兆尹,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为官之人。司马氏家族传到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这辈儿时候可谓人丁兴旺。司马防一共生育八个儿子,因为在字中全有一个“达”字,号称“司马八达”。
司马懿年青的时候也是一个标准的“愤青儿”。 “常慨然有忧天下心”,也经常针砭时弊。这被南阳太守杨俊素知道了。杨俊素来以知人善任著称,曾见过司马愤青儿,说他绝非寻常之子。而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却毫不留情面地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你哪能比得上?!”
建安六年(201年),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气数已尽,不想在曹操手下任职,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里去刺探消息,发动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当上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畏惧曹操,只得就职。但是,曹操虽然赏识司马懿的才学,却不肯重用司马懿,原因是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就是可以身子不动,脑袋180度转弯,像狼一样据说这种相貌的人不忠诚,最终一定会背叛主人,所以曹操一直不重用他。并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后司马懿帮助曹丕夺得太子位,立下大功,从此之后便受到曹丕的信任。
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终结了建立整整440年的大汉王朝,自己做皇帝了,史称魏文帝。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封安国乡侯;一年后,升任他做尚书右仆射。仆射在魏晋时相当于宰相,司马懿从父祖辈的部级干部升职为国家级干部了。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临终时,下诏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共辅政大臣,并对对太子曹叡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司马懿这辈子最辉煌的战绩也是他的巅峰就是与在诸葛亮第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中原之际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最终以一己之力,阻断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北进一统中原的愿望,使得“卧龙”含恨龙归九天,维护了魏国的安全!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兵北伐中原,司马懿再次想到了坚壁清野,待蜀军粮草困乏,自动退兵。诸葛亮忍不了了,于是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骂司马懿是女人。司马懿本人不在意,没想到官兵群情激奋要求出兵。于是便暗中派人告诉求助皇帝。魏明帝曹叡便派人到军营中下诏,出战者斩。诸葛亮的计划又泡汤了。
后来,诸葛亮再一次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却问起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使者说:“饮食大约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看似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却已猜到,事必躬亲却有心思忧虑的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自此,直到司马懿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出兵统一全国,期间几十年后魏蜀吴没有大规模的征战了。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齐王即位,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利,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魏国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事件。之后把曹爽桓范等人都逮捕入狱,全都被诛灭三族。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后曹芳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嘉平三年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司马家族在魏国朝堂上无人可挡。
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灭蜀。封为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
纵观司马懿一生都在为曹家做事。对外,他击退吴国入侵,阻止诸葛亮北伐,征讨东北,对内他兴修水利,屯田,炼铁等等,可以看出司马懿为曹家做了很多事,这些都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可以说他尽到一个辅政大臣的职责,兢兢业业。
那么死时仍是魏臣的司马懿呢? 一没弑君废立,二没分藩建国,三没要加九锡,为什么要为子孙背这口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