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泗淇简介,甘泗淇个人资料介绍

2020年07月06日13:12:28

中文名:甘泗淇

外文名:Gan Siqi

别 名:姜凤威,姜炳坤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宁乡县沩山区南竹山村

出生日期:1904年12月21日

逝世日期:1964年2月5日

职 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毕业院校:长沙长郡中学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军 衔:上将

甘泗淇——开国上将

甘泗淇(1903年—1964年),原名姜凤威,别名姜炳坤。湖南省宁乡县十都月山楠竹山(今黄材镇八渡水村)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历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零师、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抗美援朝中,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结合志愿军实际,对政治工作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作认真的探讨。其中关于政治工作要“钻进去,冒出来”等重要论述,对全军政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志愿军回国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并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2月,甘泗淇病逝于北京,终年61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4年12月21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区南竹山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

1924年在宁乡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的湖南师专(后改为湖南大学)读书。其间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5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甘泗淇赴苏联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土地革命

1930年回国后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搞文字翻译工作。

1931年,甘泗淇离开上海到湘赣苏区,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对入侵苏区的国民党公秉藩师的反击,接着,又转战赣南,接连打了一些胜仗,扩大了部队。

1932年,甘泗淇任湘赣军区政治委员兼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当时的湘赣省委,被王明“左”领导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并无端逮捕不执行“左”倾路线的领导,甘泗淇坚决抵制。

1933年,因拒绝揭发王首道、张启龙所谓“右倾错误”,被指责为肃清AB团不积极,撤销了在红军中的职务,调到地方任湘赣省委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国民经济部部长。

1933年下半年,甘泗淇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十八师政治委员,率部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0月,调任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困难处境中,他努力搞好部队的思想教育,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健全政治工作制度,消除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影响。

1936年初,甘泗淇任第二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7月任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间,甘泗淇和贺龙、关向应一起,参加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围剿,参与指挥了反“围剿”的主要战斗。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甘孜后,甘泗淇在军委分会的领导下,同张国焘反党反中央的罪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积极找干部谈话,教育大家提高警惕,站稳立场,并组织干部收缴张国焘散发的反党反中央的小册子,同时又为加强红二方面军的政治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

1937年9月,第一二0师东渡黄河,开辟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为适应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甘泗淇积极组织举办各级教导队,培养了大批新干部。

1940年,甘泗淇调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主任,并任晋绥军区党委委员、中共晋绥分局党委委员。

1942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主任。甘泗淇协助贺龙、关向应组织指挥了百团大战,并和部队一起在驻地南泥湾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从1941年开始,在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的紧逼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时期。甘泗淇积极配合贺龙、关向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精简编制,调整机关,同时,开展了整风、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在此期间,甘泗淇做了大量的具体的工作。

解放战争

1945年8月,晋绥军区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

甘泗淇协助贺龙、李井泉指挥部队,经连续作战,收复了离石、中阳、文水、交城、陶林、武川等许多城镇,巩固和发展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并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开辟恒山区,加强平西区,巩固冀中区。

1946年甘泗淇重新担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兼前委委员。当时,由于部队整编,人员变化较大,尤其补进大批解放战士。1947年,部队第二次攻打榆林未克,不少干部有怨气。面对这些问题,甘泗淇作了大量工作。这时,第一纵队的三五八旅创造了“诉苦三查”的经验,立即引起甘泗淇的重视。他在彭德怀的支持下,很快推广到各纵队。1947年冬至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开展了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群众性大练兵,对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起了重大作用。

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在宜川西南瓦子街战役中一举歼灭胡宗南部队近3万人。作战部队打得顽强,特别是经过新式整军的部队更是英勇作战,战绩卓著,毛泽东听到瓦子街大捷的消息后,当即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名义,发表了《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赞扬西北野战军新式整军搞得好,并要求在全军推广。1948年下半年,甘泗淇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参加指挥了扶眉、兰州、宁夏、河西等战役。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泗淇任西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协助彭德怀指挥部队征战大西北,先后解放了西北5省,之后,即转入清剿残匪,屯垦戍边,一部分兵力参加了进军西藏。

1951年8月,甘泗淇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部队政治工作在保证部队英勇作战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

1952年6月,他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志愿军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当前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同年12月,甘泗淇从朝鲜回国,出席全军参谋长、主任联席会议。会上,他从总结志愿军政治工作经验入手,探讨了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几个问题,受到与会者的重视。

1953年,甘泗淇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59年,彭德怀被批判后,由于甘泗淇和彭德怀在一起工作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配合得很好,为此遭到林彪的打击,被戴上右倾的帽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任劳任怨,积极工作。

1964年2月5日,甘泗淇在办公室工作时,被猝然暴发的心脏病夺去了生命。终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