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破北匈奴之战:一场也许不该发生的战争

2020年07月06日14:36:12

  战争概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东汉派窦宪、耿秉率军?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公元90年、91年,东汉军又两度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被迫率众西迁。

  战争类型:不战——一场也许并不用进行的战争,改变了亚欧的历史进程。

  战争深度解析:

  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六岁的末代皇帝罗慕洛被俘,西罗马帝国自此灭亡,辉煌的罗马时代正式结束。

  然而谁才是摧毁罗马帝国最大的“上帝之鞭”?

  当然是阿提拉和他的匈奴帝国。

  公元290年左右,一群被称为匈奴的民族出现在了欧洲的历史舞台上。他们先是征服了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帝国,随后又渡过顿河,向东、西哥特人发动了攻击,占据了南俄罗斯草原。

  被匈奴人击败的东、西哥特人窜入罗马帝国,在已是危机重重的帝国内叛乱,于公元378年杀死了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

  公元400年,匈奴在乌尔丁大单于领导下,又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为躲?匈奴人的杀掠,纷纷向西罗马腹地进军。西哥特人更是在410年攻陷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

  匈奴人在欧洲建立了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在阿提拉时代,他们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让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对匈奴人的恐惧之中。

  然而,欧洲的历史舞台上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一群野蛮种族呢?后世的历史学家们都把目光放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的东方,在漠北蒙古草原上,北匈奴人的西迁。

  经过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三次强势出击后,作为东周秦汉时期北方最强势少数民族势力的匈奴开始走?衰落。

  在西汉末年,王莽专政及后来的绿林、赤眉起义,中原内乱不止的时候,恢复了元气的匈奴人再度崛起。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自比当年的冒顿单于,开始扩张,控制了除莎车国以外的西域各国,鲜卑、乌恒等少数民族势力也归附了匈奴。匈奴人联合卢芳、彭宠等反东汉军事集团,开始不断对东汉进行扰边,频频威胁东汉。

  对于汉光武帝刘秀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一统中原,安抚民心,对于匈奴人的频频扰边显得有心无力,放弃了西域各国的经营,后来西域各国不堪匈奴的奴役,几度遣使请求刘秀出兵,光武帝几度拒绝,对匈奴人,刘秀采?了怀柔和防御的战略,一度内迁河东雁门、代郡、上谷三郡边民,以避匈奴人。

  就在东汉政府对匈奴人的频频侵扰苦恼不已的时候,天上却掉下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馅饼。匈奴人自己玩起了窝里斗,建武二十二年(46年),统治匈奴近三十年的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逝世,匈奴内部出现了分裂,为争夺单于位子大打内战,获胜的郅支单于占据了漠北,而失利的另一位呼韩邪单于则在公元48年率部南下投靠了汉朝。自此匈奴分为了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附东汉。

  匈奴的分裂,让东汉政府长出一口气,开始缓过气对付北匈奴人,给予了南匈奴人经济上的?持,力挺南匈奴人将窝里斗进行到底,有了东汉政府支持的南匈奴人顿时显得底气十足,归附汉廷的次年,更率部万余进攻北匈奴人,生擒北匈奴的左贤王,俘获其部万余众、马匹八千匹、牛羊近万头,并使北匈奴的左骨都侯等部三万余众归附了南匈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与此同时,原来归附匈奴人的鲜卑、乌恒等少数民数势力也看到了东汉的强大和北匈奴人的式微,纷纷脱离北匈奴人的控制,归附东汉。

  此时,势衰的北匈奴只有重新向东汉政府提起和亲,并加强了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对于北匈奴人的示好,东汉政府并没有过多理?,而是将目光放在了西域。西域是北匈奴人最后的救命稻草,重新控制西域,就截断了北匈奴人再度崛起的经济命脉。

  公元73年,汉明帝联合南匈奴、鲜卑、乌恒等部共四万人马,分四路出击北匈奴,其中的窦固部在天山大败北匈奴,灭敌数千,俘获牛马十多万头,沉重打击了北匈奴人。

  与此同时,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开始对北匈奴人在西域的势力进行瓦解。

  天山之战后的北匈奴人陷入了内外交困中,各部落频频叛逃归附汉廷和南匈奴,对西域各国也失去了控制。

  对经过光武、明、章三帝近五十年修养生息的东汉政府来说,北匈奴其实只是小菜一碟。是否彻底收拾这股几百年频扰汉境的势力,东汉政府内?是有争议的。从汉明帝到汉章帝都不愿在北事上再大动干戈,而且部分大臣认为,南匈奴人之所以归附汉廷是因为北匈奴人的威胁,如果一举铲除北匈奴,反而会造成南匈奴的强大,强大的南匈奴必然会对汉廷重新造成威胁。

  所以面对北匈奴人,喊打喊得最凶的是它的兄弟南匈奴,几度向东汉政府上书要求联兵出击北匈奴。而鲜卑等其他部落也落井下石,开始欺负起曾经的老大哥,于章和元年大破北匈奴并斩杀了北匈奴优留单于,引发了北匈奴大乱,北匈奴屈兰、胡都等58部20余万人降汉。

  此时的南匈奴人再度向东汉政府上书,要求联合出兵,一?剿灭北匈奴人。

  此时的东汉政府,汉和帝年幼,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年轻的窦太后,面对朝廷上下一片反对出征之声,年轻的窦太后采纳了耿秉“以战去战”的战略方针,力排众议,决定先灭北匈奴,再在北匈奴重新扶立亲汉单于,保持南、北匈奴分峙的局面。

  这个年轻的铁腕女人把对北匈奴的最后一击,这个匈汉战争中里程碑式的任务,交给了她那不学无术的哥哥——窦宪。

  窦宪是窦太后的亲哥哥,少时的窦家并不得志,其祖窦穆、其父窦勋均因罪被诛,但自从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其妹被封为皇后后,窦宪开始时来运转,先后被封为?、侍中、虎贲中郎将。

  窦宪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恃宠欺人,竟然把屎拉到刘家人头上,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一大片田园他也敢贱价强买。此事被汉章帝得知,大怒,欲加治罪,还是窦皇后一再为其求情,才免于罚责,但此后不再重用。

  汉章帝逝世后,年仅十岁的和帝即位,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并把持朝政,窦宪重新得势,任命为侍中,其弟弟窦笃被任命为中郎将,窦景为中常侍,窦氏权势一时无二。

  窦宪有了阳光就灿烂,招朋引类,打击异己,还管起了妹妹窦太后的私生活来。看到都乡侯刘畅屡屡被窦太后召见,很是受窦太后的宠爱?窦宪很是吃醋,妒忌并害怕刘畅抢了自己的风光,竟然派人暗杀了刘畅。

  都乡侯刘畅虽然只是刘姓的皇宗旁支,可是正得年轻守寡的太后宠爱。窦太后动怒了,后果当然很严重,得知又是窦宪这个败家子哥哥下的狠手时,这回不客气,将窦宪关起来,禁闭在内宫。

  本来再没出头机会的窦宪却迎来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打探到了南匈奴来使请求联合出击北匈奴的事。

  对这个妹妹的想法窦宪了如指掌,知道窦太后想与北匈奴一战,建立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绩,非常识时机地上书窦太后,要求带兵出击北匈奴,戴罪立功。

  打虎亲兄妹,窦?后知道对北匈奴一战,赢面是相当大,这样的头功,当然不能让刘姓皇族及其他外臣所占,窦宪虽然品行不正,但好歹是窦家人。权衡之下,窦太后将出征统帅的位置给了窦宪。

  汉和帝元年(89年),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率汉军精锐八千、南匈奴骑兵三万多人、羌族八千多人,组成了一支四万余人的骑兵部队,分三路出师,聚于涿邪山。窦宪打探到北匈奴单于驻扎在稽落山,就派一万多精锐骑兵分三路驰袭围歼北匈奴单于部,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向北逃跑,窦宪率部向北一路追击,一直追击到了燕然山。

  在燕然山,?宪也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创造历史,他在燕然山上刻石记下了这千古一战。

  稽落山一战,共消灭了北匈奴一万二千余人,俘获牛羊猪马百余万头,令北匈奴温犊须等八十一部近二十余万人归附汉室,基本消灭了北匈奴的主力。此战也成为东汉对北匈奴战争的关键战役。

  公元90年和91年,窦宪又趁势两度出击北匈奴。北匈奴人在东汉政府与南匈奴的连续打击下,于公元91年率部远走乌孙,自此退出了漠北,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窦宪:

  大破北匈奴让窦宪恢复了权力和声望。回到洛阳,窦宪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位在三公之上,太傅之?。窦宪小人得志,以为大功盖世,愈发放纵,窦氏的势力也因此膨胀到了极点,与日益成熟的小皇帝和帝刘肇的矛盾加重。

  公元92年,窦宪做了此生最后也是最胆大妄为的决定,密谋废立小皇帝刘肇,而年仅十四岁的和帝先下手为强,一举铲除了窦氏势力,窦太后被软禁,窦氏兄弟均被迫自杀,窦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并不光彩的一生。

  战争猜想:

  对北匈奴发起最后一击,在出兵前就遇到很大争议和阻谏,很多朝臣认为东汉政府应该让南、北匈奴、鲜卑等几股势力相互制衡,而窦太后力排众议,发动了这场战争,导致了北匈奴人的西迁?

  而大约三百年后,内迁的南匈奴人和西迁的北匈奴人几乎是同时重新活跃在了欧亚两端的历史舞台上。内迁的匈奴人为华夏带来了五胡之乱;而西迁的匈奴人则将罗马帝国击沉到历史海洋,直接让欧洲进入了千余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

  当初对北匈奴,如果窦太后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外交政策,历史的车轮会怎样滚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