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一件事,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公说公有理,就是没人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于是历史之上,就有一些好人被抹的比非洲人还黑,一些坏人则被描绘的比白人还白,纵观中华历史,这第一个抹黑的,首当其冲要属商纣王。
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各版《封神演义》热播后,商纣的形象一次次被人们黑化,人们谈起他,总是离不开“昏庸、残暴、无能、好色”这几个词汇,甚至三千年过来,商纣和夏桀等人就成了暴君的代言人,几乎是一切黑暗的化身。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网络配图
商纣王,俗称帝辛,真名子受。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意为残暴不仁,可他真正的称号,还得算是帝辛。就跟杨广死后被人谥为炀一样,其实他真正的谥号是明,这些只不过是后人为了丑化他,而无中生有的添加一些妄言罢了。
真正的商纣,那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传说他相貌英俊,身材魁梧,见识广泛,能言善辩,最重要的是他力气还很大,有多大呢?那可是比李元霸的力气还大嘞!看过《隋唐演义》的人自然知道,那里面有条好汉叫李元霸,自诩力大无穷,使着一对八百斤的银锤,上阵杀敌,挥舞自如,简直就是武神的化身,可比起商纣,他还是差的老远了。
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有载:“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也就是说商纣的力气大的可以拖动九头牛,那一头牛有多重呢?估摸着也有八九百斤,九头加起来差不多就有八千斤了,就是这么可怕的数字,对于商纣来说却是小意思。而且看好哦,这还是倒拉,那可是比正拉还要困难的。
当然,除了力气大,商纣在政治上的作为也是不容小觑。他在位的时候,暂时放松了对神和上天的祭祀,而是加大投入于农业耕耘。我们知道,农业乃是奴隶王朝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只有农业强大了,国家才会强大,正是出于这个道理,我们才可以说他是个重视政治建设的帝王,而并非传统形象般的昏君。
网络配图
在商纣统治的晚期,东边的东夷部落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叛乱,这场战争虽然以纣王的胜利告终,但也给商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而且就连几十万俘虏的安置工作也很难做好,就是因为这样,西边的周武王才抓住了时机,向商纣发起挑战,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就这样,商纣在兵源短缺的情况下,强行拉动奴隶为他抵抗周军,可这些奴隶本就怨恨商纣,怎肯为他卖命?于是便在牧野之战中倒戈,帮助周军打进了朝歌。商纣知道自己已经是无力回天,根本不是年轻的姬发的对手,于是在就鹿台上点了一把火,带着愧疚走向黄泉,那一年他已六十岁,已经是个老人了。商纣死后,周朝建立,为了彰显王位的名正言顺,姬发以及后世的周王都在有意无意的抹黑商纣,随着历史的变迁,商纣昏庸无能的形象最终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抹之不去。
而作为圣人的孔子,也是对之十分鄙夷,儒家学说讲究仁义,廉明,道义,而纣王与之截然相反。所以孔子在谈到纣王的时候也是愤愤不平,像是人家欠了他钱一样。受到老师影响,子贡更是对商纣有着反感的情绪,他甚至公开说:“商纣做错的事太多了,他太不明智了,因为君子都讨厌他的卑鄙行为,所以一切的邪恶才会付之一炬。”由此可见,商纣在人们的印象中,根本与禽兽无差。
好在有识之士还是有的,就比如我们的毛主席,他就是怀着一种客观的、公正的眼光去看待商纣,而不是像世俗那样道听途说。
网络配图
他对商纣的评价是这样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而微子启,那只不过是个汉奸,为了王位不惜手段,甚至做出了卖主求荣的事。”
看来,这商纣是好是坏,一时还真的很难说清,只不过有的人愿意深入研究,不去听信片面之词,有的人却不愿意。这恐怕就是人之间的差别,也是价值观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