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死之前却托孤诸葛亮,甚至创造一段君臣佳话。但是毫无疑问的让诸葛亮一度成为蜀汉的权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刘禅也不得发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感叹。刘禅被诸葛亮架空了11年,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要说没有怨念是不可能,那么刘禅被架空11年到底有多恨诸葛亮?不准人祭祀,连葬礼都没人参加。
自古君臣相处,“谗慝生心,乘间构衅”,原系寻常;幼主和摄政、辅政大臣相处,见疏生怒,立正刑诛,“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亦是寻常之事。但是刘禅相比之下,还是要善良的多,至少没有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刘禅能力或许不高,但是他的气量还是有的,尤其忍耐心够强。即使对诸葛亮的不满,仍旧在其过世之后,才爆发。
网络配图
第一:不准百官参加诸葛亮的葬礼。
或许,我们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电视剧,曾经欣赏过刘禅因为诸葛亮病逝,而举国哀丧,尤其是刘禅的表现力十足,基本是哭的死去活来,无人能及,体现出刘禅对其相父的深挚感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三国志》记载:“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这段话清楚的告诉我们,诸葛亮病逝之后,刘禅不仅没有像《三国演义》之中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反而下诏不准百官参加诸葛亮的葬礼,让人意外的唯一参加的大臣,唯独谯周这个人,因为出发速度快,才到达诸葛亮葬礼。而谯周却是后来劝说刘禅投降曹操的主要责任人。
第二:刘禅禁止对诸葛亮立庙祭祀
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说诸葛亮完全是欲危汉室的吕禄、霍禹。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网络配图
高威望的诸葛亮病逝之后,中央和地方请求为其立庙,尤其是百姓纷纷请奏,但是刘禅却以与礼仪不合为借口加以拒绝。《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批注引(襄阳记)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仪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
最后,在后主景耀六年,也就是在诸葛死后二十九年,直到习隆和向充提出了一个的变通办法,即改立庙于距离孔明墓地不远的沔阳,尽顺民心,存德念功,又崇正礼。这个时候的蜀汉政权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后主为了赢得民心,被迫做出的无奈之举。
第三:刘禅不再设置丞相的职位
诸葛亮留下遗命,蒋琬适合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虽然刘禅听取诸葛亮的意见,毕竟蜀汉朝中确实没有什么大才,但是再也不设丞相一职,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蒋琬和费祎进行分权牵制。“琬卒,禅乃自摄国事”,着也反应刘禅独掌蜀汉大权,再也不愿意成为傀儡皇帝了。
网络配图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负托孤重任,独秉国政,统揽国事一十一年,这十一年,南征北战,事必躬亲,完全是凌驾于皇帝之上,而刘禅从小就对这位丞相可以说即尊敬,又感到害怕,怕其废兄立弟,爱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暗恨他约束自己、不得尽欢。总之,诸葛亮死后,刘禅仍旧还是对诸葛亮的不满,也就不那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