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网络配图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从史书记载,李世民的名字是他在四岁后才取的,而李世民此后的命运,和他所带给世人的印象,就像他的名字所赋予的含义一样。
网络配图
“世民”,意为“济世安民”或者“世上的人民”,和汉高祖的“安邦定国”一样,唐太宗的姓名蕴含着上天赋予的使命,而唐太宗本人在登上皇位后的执政,也无愧于他的名字,济世安民。
他亲手创立大唐盛世,而他本人也是唐朝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大唐的江山就 由他打下来的,而唐朝带给今人的印象也是一个开明安好的盛世,这无一不和唐太宗立国后的执政方略有关,也和他定下的国策有关,而他本人作为一位天才的国家领导人,迅速的让隋末大乱以来的国家重新整合,并且开始民族与盛世的复兴,最终在他的有生之年便让大唐远播四海,也让他自己得到了“天可汗”的称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固然是夸大的,但也可以反映出唐太宗作为“明君”的成功,他无愧于他的名字,“世民”,济世安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