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评价它?

2020年07月06日09:46:58

有人说是老毛的神来之笔 也有人说是老毛军事上的一大败笔 充分说明老毛不懂军事

跃进大别山是绝妙手笔。

牺牲了刘邓的部队和装备,这是事实,给他们造成了一些困难,这是事实。

但是这些牺牲是无上价值的,是获得了极大回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妙手。

以刘邓一军在大别山,则牵制了荆湖到下江的整个长江沿线,给敌人的指挥中枢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稍微了解一点中国的地理就不难知道以下事实:

中国的地势条件整体从西往东、从北向南是降低趋势,主要江河和山脉都呈南北防线展开。而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在荆湖以上是秦岭,在荆湖以下,是淮河。

而秦-淮分界的中央,即是长江的主要支流汉水呈西北向东北方向汇入长江。

在汉水上游的襄樊(即古襄阳)以西即是秦岭的余脉荆山,隔汉水一水之遥的东面,则是大别山。

这一线就是中国天然的南北分界线。

而大别山脉,则就是在南北分界线上往南插入长江的一个钉子形状的连绵山区。

自古以来,南北对抗,南朝能控制住秦岭-汉水-淮河一线,就能用极少的兵力在上游塞住北方强敌南下的通道,然后在下游解放初大量兵力与敌人隔淮对峙,并利用汉水-长江-运河的水上运输体系进行机动防御。

而北朝只要能突破上游的交通孔道,则兵力直逼江路,南朝鲜有不败之理。

这就是所谓的”守江必守淮“的俗语的由来。

看跃进大别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不能从一个战区,一个部队的角度来看。

否则看起来是处处有困难,到处有牺牲。

你要从这只部队在这个地区的活动,撬动了敌人多大一块的力量,牵制了敌人多大的精力,废除了敌人与我形成南北对峙的地理条件,要从这些角度来看问题。

即使刘邓的部队打光了,打散了,只剩下当初十分之一不到的实力,他在大别山的存在,那就是能随时威胁江汉平原和黄淮平原,这只部队的行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为了遏制这样无限的可能性,KMT将付出多得多的代价来进行防御,背上更多的包袱。细小的包袱积累起来,最终将把敌人压垮。

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所有的战略家都公认以下两个原则:

1、节约兵力

2、行动的自由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就和蒙元破襄樊的意义一样。对TG来说,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让KMT建立一个稳定的南北防线。而大别山就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要害,他隔开了湖北和安徽,使得湖北地区的要塞襄樊能和淮河形成一个连续的防线。

假如在这个地区驻扎一只部队,则整条依托秦岭汉水淮河的防线就无法形成,TG可以随意往KMT的心腹方向进击,牵扯拉跨KMT在这个地区组织防御的可能。逼迫KMT采用运动防御的方式来堵漏,而以KMT的运动能力,基本就是杯具。所以说,挺进大别山,是用一只部队做诱饵,换取了淮海战役歼敌80万的胜利。

绝对的以战略优势决定战术优势的妙笔。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想使这一手,但是都被南方政权给挡在大别山之外了,连蒙古人都没有在这里站住脚,而是被南宋彻底赶了出去。有且只有TG在这个地区站住脚了。

战略决定战术,只有先有战略,才能后有战术。指望依靠战术来反推战略的,基本都是失败的命运~~~自古以来的成功者,都是首先确立战略的优势以后,才进行战术的争夺。哪里有反过来的道理?

南北相争,谁能稳定控制住大别山-荆山-汉水一线,谁就能胜~

KMT在政治上失败,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方面。但是,如果抛开政治,单独谈军事和军事地理的话,不难发现,KMT的军事部署出了很大问题。他们没有拼死阻挡住刘邓的部队进入大别山地区,这才是他们在军事局势上造成相当被动的根本原因。

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这是怎么分的?还是看地理!华中地区是中国的心腹,它的地理条件,就是一个“门”字,左边是连绵的鄂西山区,一直往南延伸到长江边上,夹江南下,并与湖南西面的湘西山区联成一线。这条道路上的要点,即在峡州,古称夷陵,也就是陆逊大败刘备的地方。而门字上面一横被切断了,这个断开的部分,就是襄樊所处的南阳盆地南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汉水!东有武当山荆山,西有大别山,山山相夹让开一条生路,这才是襄樊所在的地区。门字右半边,就是大别山的主体,把湖北与安徽分开,在古代就是京湖战区与淮西战区的天然分界线。对照地图看看,发现问题没有?

刘邓进入大别山,退则有高山为阻,出则有平原之利!而且想进攻江汉平原的话,则汉口以北处处有警,想进攻江淮平原的话,则合肥以南一马平川。从黄州附近沿江而下就是安庆,安庆渡江,大爷,那就是南京了啊!刘邓控制了大别山,就人为把中国战场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区域,一个是华中,一个是华东,使得华东华中很难调集资源互为应援,而KMT在南北对抗上的内线优势,则彻底转换为刘邓在大别山四处出击的内线优势了。如此白痴的战略感,连TM被骂了几百年的贾似道都不如。

战略不失策,那就要坚决执行战略决策。

但是KMT执行的力度不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黄淮平原的重视更甚于大别山、荆山、铜柏山等湖北安徽交界地区。说穿了,还是对这个地区的战略没有一个有明确认识的规划。

自古以来,掌握了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就能掌握黄淮平原。但是反过来不行,KMT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客观规律。

根本就是战略失策。

中野挺进大别山失败的话,KMT很有可能能依托传统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建立起新的南北防线来。再想在黄淮平原上歼灭大数量的敌军,机会就会变得很小。解放战争将可能拖上很多年。

假如拖到了朝鲜战争爆发,那么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南北分裂的局面。这种变化对KMT有利。

假如中野没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的话,那KMT完全没有必要在黄淮平原部署重兵。

徐州是淮上重镇,但是他的战略地位,前提有二:

1、襄樊到荆山-大别山一线拿在手里,控制住三关通道。

2、黄河夺淮。

如此,徐州的战略地位才充分体现出来,否则,徐州没有必要一定拿在手里。当然,如果能拿在手里,那是更好,能挺住自然更好。但是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还是不拿在手里为好。

KMT控制大别山地区的话,则黄淮平原可以成为双方随意机动的战场,KMT可以利用长江作为后勤补给线,控制住江北诸城,然后依靠运河进行机动。如此,则我军发动大规模作战更没有优势了。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军控制了大别山,所以徐州对KMT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因此必须放弃而南下。而KMT从徐州撤退,正好给我军造成了在运动中歼敌的机会,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中野控制了大别山地区,使得以徐州为中心的防御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为大别山地区直接威胁到南京。

所以才导致徐州集团的南撤,而我军则通过对徐州集团的机动打击,迫使KMT投入更大的力量来连续的援救,最后导致KMT在机动中被逐个歼灭。中野控制大别山,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源头。

仔细想一想,如果KMT放弃徐州跑路成功,5-60万部队依托长江以合肥为中心左右排开,手拉手的严密防守的话,说实话,以TG的兵力和资源,再怎么能攻,局面也就这样了。

铁定是个南北对峙,假如这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中国到现在大陆地区都是分裂的。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