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是中国史上的最大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个过时期有许多的能人冤死于这次融合,今天 小编要为大家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崔浩,我相信只要是对这个特殊时期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吧,他的死却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
网络配图
崔浩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因为他的能力与出色的政绩颇受宠信,可以自由出入皇帝的卧室,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这是天大的恩典。然而他最后竟然因为编修《国书》而获罪被杀,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虽然这个《国书》里写了一些皇室不愿为人知的事,但是也罪不至死,要是因为这个就处死这样一位大臣,那这个皇帝也就算不上是一位明君,然而看看当时的皇帝太武帝的作为,怎么也不像是一个昏君,那崔浩的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了解了崔浩生平所谓,那有此一劫这也就算正常了,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吧。
网络配图
崔浩死因之一:灭佛。
在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崔浩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通道教,主张废佛。拓跋焘由此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史称“三武之祸”。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崔浩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极力劝告拓跋焘要加大打击佛教的力度。当时「一境之内,无复沙门」,朝野间怨声载道。
佛教在古代因该是最赚钱的教会了,而且僧人们的生活也是无比简单,就是念经又念经,最多就是去超度一下。所以这之间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崔浩这个灭佛运动触怒了以贵族的主的既得利益群体。这是他死亡的最大原因之一。
网络配图
崔浩死因之二:企图彻底汉化皇室。
崔浩掌权后,企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在公元431年(神麚三年)九月时,崔浩便“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卢玄劝阻他说:“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意做这件事的人,能有几人!请你要三思。”但崔浩不从,从而得罪了众多的鲜卑贵族。虽然当时的皇室有意汉化,但是他们的骨子里流的还是鲜卑族的鲜血,有着他们的骄傲,崔浩这个行为触怒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视崔浩为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行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的理由,强行出手会引起大量的反弹,毕竟这块土地还是汉族多。所以这股力量就潜伏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机会 。
直到后来的《国书》事件,终于让他们抓到了崔浩的痛处,所以他就迎来了疾风暴雨般的打击,前一秒还位极人臣,后一秒就人头落地,不得不说人生的变化莫测,所以说《国书》只是一个导火索,正真致他于死地的是他的改革运动,这触怒了大量的利益群体,这其中就有以鲜卑皇室为首的贵族群体,所以说他死的真的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