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可恶的太监 一人作死拉数十万人垫背

2020年07月20日04:10:06

大明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奇葩的王朝,因为在这个朝代出现了太多的宦官专权,例如鼎鼎大名的刘瑾、魏忠贤、汪直等等。这些太监以祸国专权著称,他们把持国家朝政,将阉宦之祸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唐朝末年的宦官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这些人与我们接下来将要讲述的这位太监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被称为大明王朝历史上最可恶的太监,有生命的代价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什么叫做“不作就不会死”的真谛,一人作死却拉着数十万人为其陪葬,死后皇帝竟然不顾礼义廉耻为其建庙立祠?

网络配图

他就是被中国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称之为“一代宦奸”的王振,此人在宦官这个行业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甚至将宦官专权做到了极致。王振从小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一副二流子货色,早年因为实在是混不下去了,便机缘巧合的进宫当了太监。据说当时明朝选太监也是相当民主的,完全秉承一种自愿的原则,并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培训班”。巧合的是也就是认得为数不多的几个字的宦官王振,居然在当时宫里的太监圈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就连当时的太子朱祁镇(后来的明英宗)也都尊敬的称他为“王老师”,而且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过这个称呼。其实,王振之所以能够赢得朱祁镇的信任,除了学问之外更多的是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术,或许在明英宗朱祁镇的眼中,王振不单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贴身玩伴,更是一个教育学问的老师。

网络配图

公元1435年,明英宗朱祁镇继位称帝之后,王振便名正言顺的被封为“司礼监掌印”。然而此时的王振依旧没有显露自己专权的祸心,因为此时朝中有著名的“三杨内阁”(杨荣,杨溥,杨士奇),这三个人物随便拉出来一个就可以要了王振的小命,再加上一个一根筋的张太皇太后,隔三差五的就会招来王振大骂一通。然而说王振的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后,张太皇太后骂他骂的越起劲,他就巴结的越发恭敬;对三杨老臣更是显得敬仰不已,每逢皇帝下诏,王振都要亲自送往内阁,端茶倒水那叫一个勤快。

终于在1442年,张太皇太后病逝,王振立刻就露出了邪恶的嘴脸,利用手中的权利借杨荣贪污和杨溥儿子杀人一事大肆宣扬,终于将两位内阁重臣赶出了朝堂,后来有暗中指使属下御史诬告杨士奇,杨士奇不堪受辱只好辞官归隐。据史书记载,王振曾秘密叫人砸碎了明朝开国皇帝在宫门前立有“禁止宦官干政”的石碑,同时这也预示着大明王朝第一个宦官专权时代的开启。经过一系列权谋手段的实施,王振迎来了他人生事业的巅峰,整个大明王朝除了皇帝,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向他行贿送礼,点头哈腰。

网络配图

公元1449年,在大明王朝国内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王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和空虚,他急需要做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让自己名垂青史。偏偏此时北方的瓦剌对明朝屡次袭扰明朝边境,于是王振借机鼓动明英宗朱祁镇效仿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为子孙后代留下千古伟业。经不起诱惑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王振的花言巧语迷晕了,两天集结了50万大军,连同朝堂50多位重臣勋贵浩浩荡荡的朝着瓦剌所在的方向出发了。结果可想而知,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朝的数十万精锐大军连同文武大臣都被王振和朱祁镇这两个草包一股脑的送进了阎王殿。据说英国公张辅,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数位官员皆战死。

王振也死在了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后来明英宗被放回,再过了数十年的软禁生涯之后,又联合朝中大将石亨、大臣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废黜了景泰帝朱祁钰,诛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更让人咬牙切齿的是这个昏君竟然认为王振是为国捐躯,在全国各地为 王振建庙立祠,大肆歌功颂德。大明有如此昏君乱臣,也难怪会被后人唾骂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