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秦始皇的“东向发展”与汉武帝的“西部开发”

2020年07月25日07:38:48

  统一之前,秦偏中国西北一隅。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完成了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

  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很有政治作为。其政治作为,并非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改革。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实施这些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上,秦始皇则作出了两大决策:南北分割,东向发展。

  南北分割,就是修筑长城,划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界线,阻断游牧区与农耕区的任性游离,稳定王朝的生存空间。长城的修筑当然是必要的,但工程过于庞大,国力难以支撑,最终激发民怨,国家安全工程反而成为危害国家工程,事实与愿望背道而驰。

网络配图

  东向发展,就是治理新域。相对于当初的秦国,秦朝的新疆域主要在东部。六国的国情非常复杂,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也并不因为军事上的胜出而消失。治理新域,秦始皇无法视而不见。《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六次出巡中,东巡即占了四次。不难看出,秦始皇的政治眼光是敏锐的。

  《史记》为汉人所修,对秦始皇东巡的目的,难免掺入了诸多诬化的元素,甚至将之简单地归于秦始皇迷信东方蓬莱仙境,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司马迁认为,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至琅琊,“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如此庞大阵容,足见其宏大决心。但仙人没有找到,药也没有求成。为什么失败呢?当时的科技,即便有仙人仙药,找到也十分偶然。

  出巡,求仙,自己做,派人做,不同的两件事,两种方式,其实只有一桩是相同的:向东!

网络配图

  兴师动众,几乎就是一个个人消费目的,这根本就不是秦始皇的作为。秦始皇对新疆域政治隐患的认识是清晰的,数度东巡,派员察访,为的就是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但是,他仍局限以治秦国的思维治秦朝,更致命的是,南北分割、东向发展两大战略还双管齐下,最终力不能去,王朝崩溃——嬴姓赵氏父子,其实是亡于“摸石头”的“河”中!

  秦朝的探索,成功与失败成为汉朝的前车之鉴。汉朝的成功,与前朝的诸多探索有着莫大关联。汉武帝的治国战略中,突出地体现在“西部开发”:他不断地派人出使西域,大举西征,数度西巡,其中六次巡视安定郡(今宁夏固原一带)。颇具意味的是,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也曾寻仙求药,但选择的路径又与秦始皇截然相反:不是东部的蓬莱,而是西部的昆仑。

网络配图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帝王相信仙人仙求药是可能,但只有“昏君”,才可能于此达到痴迷的程度。揭下“暴君”的标签,秦始皇与汉武帝的政治智慧与宏大志向,绝非“昏君”所及。暮年的汉武帝,如此对霍光曰:“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

  ——真正的政治家,从来就不是天下人的笑柄,而是玩天下于股掌,不经意间逗天下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