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客观解读:中美单兵装备差距究竟有多大

2020年07月06日16:31:52

      近日,《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一身行头值两部iPhone6》一文(以下简称《装备》)引发热议。那么,我军单兵装备到底多少钱?我军单兵装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美军单兵装备到底值多少钱?中美两军单兵装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本文试为您做一番客观解读。

  首先《装备》一文中所用图片,并非我军真实士兵照片,而是著名军品收藏者l.commander的照片。虽然是军品爱好者,但照片很经典,也具有代表性,所以流传甚广,甚至被英国著名Osprey期刊盗用。

  《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一身行头值两部iPhone6》罗列照片中的装备,是不是真的如文中所说?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看看一位爱好者要买齐这些东西到底要多少钱:

  首先是QGF03盔,1200元,然后是06防弹衣 2000元,加防弹板,再需2000元,而不是文中所说280元;通用数码作训服 200元,07式作战靴 200元,防毒面具150元;此外,在我军一线作战单位中,都是配有电台的,其中班长电台1000元,连排级115电台1000元,连营级短波电台5000元;此外还有01B背囊等。

  这样算下来,似乎算上武器,我军单兵装备也不过3部iPhone6的价格,但《装备》一文还提到,美军装备价值20个iPhone6,却没有给出美军士兵到底有哪些装备,分别价值多少。

  《装备》一文不仅对我军装备不甚了解,对美军装备也不算了解。大概是战争大片或宣传照看的较多,把美军特种部队和普通部队混淆在了一起。

  以美国陆军一个士兵为例,ACH头盔,IOTV防弹衣,ACU作战服,一双ACB标准军靴,不算电子设备,10000人民币戳戳有余。加上夜视仪,手电,ECWCS防寒系统,也不过是10个iPhone6,何来20个iPhone6之说?

  况且笔者以上所说的价格是玩家之间的流通价格,并不是美军的采购价格。以标准的MSA厂生产的ACH头盔为例,一顶全新ACH头盔在玩家之间的流通价格在3000元左右,而军方最新的采购价格是273美元,按6.2的汇率计算的话,约合1700元人民币,如此一算,价格就又缩到了5个iPhone6。

  此外,与大家在屏幕上通常见到的美军不同,现实中的美军并非人人配发通讯设备。普通士兵的ACH头盔,除了加装挂载夜视仪的卡具,与我军03式头盔并无本质不同。而特种兵的头盔上,除了夜视仪和耳机,其他是各种信号灯具,也并非《装备》一文所谓的“信息模块和智能系统”。即便是夜视仪,也只在一线作战部队才是人人配发。而我军近些年的变化,作者似乎也不是很了解,作战部队大量配发的数字电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手持机,都价格不菲。

  实际上,不同地区,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不同,同样的东西,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此外,生产数量、工艺成熟度,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特别是纺织品,美国受“贝利修正案”影响,从原材料到生产,必须是美国本土,成本肯定是高昂的。

  《装备》原文中用美国军费开支对比中国军费开支,来说明中国单兵装备费用与军费开支不成比,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军费的加大多是在“补课”,而且以空军海军等先进重型装备为主。

  其次,笔者认为人均GDP更能反应一个国家的生产消费能力,以此对比单兵装备价格更为合理。2013年美国人均GDP是51248美元,而我国2013年人均GDP是6629元,据此推断,即便如《装备》一文所说价格相差10倍,也算合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受经济条件限制,我军完善单兵装备的进程从未中断,仅迷彩实验种类就达10余种。现役的07迷彩有通用、荒漠、林地、海洋、空降等多种数码迷彩,既有多种地形又照顾军种特色。作战装具从91式开始多种过度或实验型号,一线部队早已脱离左绑右挎的树杈造型;自2008年以来,06携行具也在全军推广。《装备》一文中反映的新装备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在部分部队的确存在,军队报纸也曾有所提及,但这恰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军队的人员建设跟不上装备的更新。新装备、新武器,并非下发了事,伴随的还有习惯的改变、条例的更新以及经验的摸索与总结。此外,装备的配合也和作战体系的发展有关,例如军迷很关心的防弹衣,除了科研水平、经济实力,也和军队机械化进程有关,让一只骡马化的军队全面装备防弹衣,只会成为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针对《装备》一文得出三条结论:

  一是,《装备》一文对中美双方数据过于粗略,装备不够详细,我军作战部队单兵涉及装备近百种,仅仅是10余种并不能说明问题,而美军更是多于这个数字。特别是用美军特种部队装备对比中国2013年才装备95步枪的二线部队,明显是不公平的春秋笔法。

  二是,《装备》一文中无论是我军装备价格,还是给出的美军装备价格,都是爱好者中流通的商业价格。用商业价格说事意义不大,应以采购价格为准 。商业流通的军品,除了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还与渠道成本、商品的收藏价值、获取难易程度息息相关。漂洋过海而来的美军军品,价格自然要高上一节。

  三是,军事装备采购要结合国情,适应军队建设发展的脚步,大跃进式发展是不现实、不可取的。

  信息化的先进单兵装备 要依托于先进的作战体系

  对于军迷来说,单兵装备是最容易接触、最容易收藏到的,但在现代作战体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是尽量压低采购价格,而不是攀比价格。

  只有整体装备体系的先进和完善,单一的武器装备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射程10公里的反坦克导弹,射程几百公里的反舰导弹固然先进,但需要先进的前沿侦察能力和指挥网路,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信息化的先进单兵装备,也要依托于先进的作战体系。士兵手中的先进电台、终端、定位系统,需要先进的指挥通讯网络、卫星网络支撑。各种先进的仪器,依赖于后勤的补给。即使是一流的特种部队,也需要体系的情报和物资支援,更需要军队投送、后援能力的支撑。

  先进的整体作战体系,才能给军人最大的安全保障;个人单兵装备,不足以改变战争战役的进程与结果。先进的作战体系对落后的体系是碾压式的,唯有战争的胜利,才能让更多的士兵生存下来;只有体系的先进,才能给前线士兵更多的支援。单把单兵装备拉出来做对比,无疑是中世纪堂吉诃德式的决斗。

  我军单兵装备并不落后于美国?已经没有发展的必要了吗?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军备落后于美国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整体作战体系对萨达姆和塔利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海空军更是难寻对手,个人装备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反恐战争十年,美军的装备日新月异,一直在跟着需要走。

  在伊拉克以乘车作战为主,面对的主要威胁是IED(简易爆炸装置),初期的作战对象主要是伊拉克正规军,攻坚为主,作战背心由初期的OTV到换装更舒服便捷的IOTV,一直使用重型防护背心。在阿富汗多山地形,更多是面对塔利班的游击队步行机动,又给士兵换装了轻便的SPCS战术背心。面对士兵穿战术背心炎热的问题,最早出现士兵自改作战服,把胸部材料改为透气排汗材料 ,军队并没有简单禁止,也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将这一经验迅速总结推广,陆军推出了ACS作战服,陆战队推出了FROG作战服,而且使用防火阻燃材料,使士兵免受爆炸物燃烧的伤害。

  可见,单兵装备,是受作战对象和作战环境影响的。而美军对实战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有效推广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至于美军特种部队装备的更新,更是眼花缭乱,头盔从MICH换到了FAST,作战服从普通的ACU、BDU换到了CP公司的各种蛙服,作战装具从MLCS换装到了SFLCS。美军在战争中的学习能力让人赞叹,这一切,除了钱这个因素之外,更关键还是建立在美军完整而先进的作战体系之上的。

  历经百年屈辱的中国,我们更深信“落后就要挨打”。近年来,我军的装备虽然缺少实战检验,但绝非停止不前。虽然我们没有美军有钱,任性。但时至今日,如果还在用老眼光看待中国军队,单单用“土”这个形容词来涵盖解放军,恐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大大脱离我军现实了。

  《装备》一文饱受争议,并未说出我军落后于美军的事实,而是移花接木,利用广大民众对中美单兵装备不了解的特点做文章,以有心对无心,如果装备便宜,会暗示军队高层不重视士兵,如果装备价格贵了,又会暗示军队贪腐采购有问题。为做文章而做文章,从来是刀笔吏的擅长之处。

  我们认为,面对差距,作为军事爱好者,不要做外形党、刷漆党,而宜从兴趣爱好出发,研究军品的内在文化、历史定位、装备体系的发展和每一件军品的特点及使用作用。对于媒体而言,点击率固然重要,但作为影响力颇大的正规媒体,还要对读者负责、对职业操守负责。在专业领域的作者、记者则需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不要仅仅依赖百度或美国大片或军事游戏来学习所谓的军事知识,靠惊悚的标题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