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一生最得意的成绩就是帮助孙权翦除了位居上流的蜀汉熊虎之将关羽关云长,并得到了荆州重镇江陵,公安等地,终吴国国祚半个世纪也未曾再易手,可谓居功至伟。
然而吕蒙勇而有谋,战略眼光深远,所以吕蒙夺取刘备的荆州并非仅仅是为了保障吴国的家门安全,更是要为将来吴国入主中原做准备。然而就目前《三国志吕蒙传》来看,吕蒙的战略记载却出现了大问题:
网络配图
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
这段话乍一看便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1、潘璋住白帝的问题
白帝城也就是后来蜀汉的东方重镇-永安,拿下白帝的话确实可以控制整个长江了,但是毫无疑问是蜀汉当权者是不可能允许潘璋放肆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加上荆州宿怨,两地补给线过长,故而潘璋不能长久守住白帝。
2、孙权、吕蒙怎会“一旦僵仆”?
吕蒙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岁,孙权当时也不过三十来岁,关羽的年纪和刘备差不多,已经是年仅六旬的老将了,孙权、吕蒙会暴死在关羽前头?这不符合历史史实
3、雷人的“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
这段话是最无法理解的,也是槽点最多的,当时距离曹操平定河北已经十年了,曹操也未在回到过河北,一直在居巢到汉中两线奔赴作战,因此这段话毫无疑问的问题最大。
网络配图
所以笔者认为吕蒙这个战略记载的完全是乱七八糟,这是陈寿不负责任的表现,陈寿执笔号称是简洁明了,宁缺毋滥,而在写吕蒙最得意的军事战略的时候反而成了一个四不像,笔者为此感到深深不解,也萌生了为吕蒙这个战略平反的念头。
那么综合这些因素,我的结论就是标题上所写的:吕蒙提出全据长江,北据曹操,逐鹿中原的大战略是在赤壁之战前,更具体的是建安十二年到建安十三年彻底消灭黄祖前。
如此确实便满足了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
1、建安十二年八月,曹操平定三郡乌桓,不久二袁为公孙康所杀,河北初定,诸袁新破。这个时间点可以确定基本上没有问题。
2、吕蒙与甘宁的“渐图西蜀,全据长江”战略,首先,甘宁是在消灭黄祖之战前加入孙权军的,而甘宁又是周瑜、吕蒙供图推荐给孙权的,周瑜也是主张吴国占据西川的重要军事统领。甘宁的意见是:“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注意甘宁的【西据楚关】,这点即与吕蒙的【潘璋住白帝】差不多,楚关的位置在今四川奉节东方长江北岸,而白帝位于今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应当说吕蒙和甘宁在这方面意见比较一致,但吕蒙更高甘宁一筹。
3、也就是成功率的问题,这会儿实行吕蒙这个战略的话,成功率是最大的,不会形成“左抗刘备,北伐曹操”的劣势了。
第二个战略即为吕蒙袭关羽取荆州,前据襄阳的战略。
网络配图
这个战略的优势就是解除了刘备荆州势力对孙权扬州势力的威胁,孙权真正达到了建立吴国政权的条件。
后来曹丕果然将襄阳给了孙权,而吕蒙此时已耗尽了心血,驾鹤仙去,孙权也一时忘乎所以未能及时布置襄阳城防,加上粗暴的外交手段,派陈邵轻率占据襄阳,又反被夺去。吕蒙的第二个荆州战略至此只完成了一半,惜哉。
最后为什么陈寿会把这两个战略搅和在一起,我个人认为,这就是陈寿未能很好理解吕蒙前后两次荆州战略的缘故,造成了千古以来的巨大误会,吕蒙也为此背上了眼光短浅,异想天开,思维混乱的骂名。
我就此大胆推论,其实周瑜的挟持刘关张计划也可能是需要吕蒙、甘宁这个计划为先决条件的。刘备入川之路为潘璋占据时,刘备只能给周瑜当打工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