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白门楼吕布殒命”这一段落很是精彩,也很耐人寻味。吕布下邳兵败被俘,被曹操军士五花大绑推到了白门楼,上面坐着的是刚刚大获全胜的曹操和刘备,当然这场战役的胜利与刘备并无多大关系,其实就徐州归曹氏来说,刘备也是个失败者。因为徐州原本是他刘备的,只不过他是由于情势所迫主动地归顺了曹操,被曹操引为座上宾。而吕布则是战败被俘,他也想归顺曹操,可惜他选错了时机,选错了地点,他更是选错了为他求情的人。
网络配图
吕布想要刘备在曹操面前为自己说几句好话,让曹操接纳了他。他自认为他与刘备关系不错,这点顺水人情刘备不会不做。他说,“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刘备面对吕布的恳请,并无一言,只是点了点头。点头的意思似乎是同意为吕布说情,至少吕布是这样认为的,很多读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以当时刘备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为吕布说上几句好话,曹操是会听的。即便他一言不发,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曹操也未必会杀了吕布。曹操是个爱惜人才的人,且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地位或人品优劣,只要是人才,他大都会委以重任的。所以就爱惜人才这一点,说曹操是青史留名,一点都不过分。连桀骜不逊百无一用的祢衡曹操都可以接纳,何况一身武艺的“人中吕布”?
吕布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武艺高强,勇冠三军,被称为三国时期第一猛将,这一点曹操比谁都清楚。事实上,曹操在接不接纳吕布这件事上,是有考虑的,正如吕布自己所说的那样:“明公所患者,不过布;布今已服。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
网络配图
得了吕布,天下可定,杀了吕布,实在可惜,曹操本是个胸怀天下的人,当然希望依仗吕布的骁勇善战扫平天下,可见此时此刻曹操的确是动了心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问刘备,何如?这表明当时他是很想受降吕布的,此时,刘备真要救吕布,可以不说一句话,或只是点点头,曹操都会接纳吕布的。可是刘备却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话:“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这一句话彻底要了吕布的卿卿性命。
刘备这一手玩得很阴,生性天真卤莽的吕布万万想不到刘备会来这一手,这不明摆着是要置他于死地吗?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备并非永远是一个宽厚长者,他也有他阴暗残忍的一面,所谓“世之枭雄”,看来并非浪得虚名。地球人都知道,丁建阳、董卓乃是吕布人生最阴暗的一页,是所有诟病他的见利忘义品行的最极端的两件事,在以孝治天下的汉代,杀父戮亲的行为深为人世不齿,虽然他俩并非布之亲生父亲,那也断断不行。
曹操想得天下,但更想保存自己的性命,想到没准那一天,见利忘义的吕布把自己也咔嚓了,那可大大的不妙。杀,此人绝对留不得。于是,曹操在心里铁了要杀吕布的心。最终,英勇半生的吕布便被曹操缢死于白门楼,还好,留了个全尸,也算是曹操对他的照顾。
网络配图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这样“玩阴招”诱导曹操杀了吕布呢?我想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刘备本身很讨厌吕布,只是平时没有露在表面上。刘备的徐州就是他吕布偷袭得手的,身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被人夺了城池,能不恨吗?二,吕布的为人也让刘备不齿,见利忘义,没有做人的一点底线,刘备像张飞一样痛恨他。三姓家奴,刘备在心里照样骂了无数遍。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备不想让曹操得到吕布后如虎添翼,须知曹操势力的不断坐大,就是他刘备势力的永远的相对弱小,无法与之抗衡。杀了吕布,就像断了曹操的一条胳膊,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白门楼上,真正的胜利者,是刘备,如果没有刘备的那句话,三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