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滥杀无辜刘邦为何不杀她 韩信是牺牲品?

2020年07月15日19:02:49

被后世誉为“兵仙”的韩信,同时也是位荣誉达人,其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汉初三大将(韩信、彭越、英布)的美誉,若与他的功绩和成就相比,就显的微不足道了。

王、候、将、相于一身,该成就千古仅他一人!

韩信的第一大历史功绩是其赫赫武功。在他所指挥战争中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其中最辉煌的是在该下之战中,击败了“战神”项羽,刘邦之所以能建立大汉帝国,韩信居功至伟。

他的第二大历史功绩是文化。与他为主的词汇、成语之多古今无人能及,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他还与张良共著兵书三部,据说中国的象棋也是韩信发明的。

如果说韩信的历史功绩是前无古人,那么他的成就应是后无来者了,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道出了世人的多少无奈与艰辛,而韩信却集王、候、将、相于一身(齐王、楚王、淮阴侯、大将、右相国),该成就千古仅他一人。

网络配图

第二大成就为受封三齐王(与天同齐、与地同齐、与君同齐),御赐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君不杀、没有砍他的刀、没有杀他的剑)。

韩信的这个成就可以称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话般的功臣,仍然躲不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难道“五不杀”的护身符过期了?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样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韩信拥有的“五不杀”护身,应该是已达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境界了,然而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却被刘邦的皇后吕雉给破了。

当然,能够成为汉高祖的皇后,光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从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大汉朝廷群龙无首,吕后却能运筹帷幄,终使刘邦全身而退中看出,她不但领袖后宫是游刃有余,而治国理政也是如烹小鲜,韩信得遇这样的主母真不知是幸与不幸。

当吕后接密报说韩信有谋反之意时(诬告),便起了杀韩信之心,但苦于汉高祖“五不杀”的御赐,于是,她在经过一番布置之后,便派萧何把韩信骗至长乐宫,她命人用布匹将门窗遮掩,不见一丝天光,又用地毯将地面铺严,不见一寸土地。

当韩信进宫一见此景大惊失色,这时吕后冷笑道“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砍你的刀,没有杀你的剑,请放心,我都为你准备好了”。

然后她一挥手,从两旁冲出几十个手持棒槌和竹枪的悍妇,瞬间就把韩信砸成了肉泥。这样,她既未违反汉高祖刘邦的“五不杀”的谕旨,又除掉了一代“兵仙”韩信(她可能没有想到还有白登山之围,如果是韩信领兵,被围的必定是匈奴的大单于)。

网络配图

但是这里有一个怪圈,也可以说是宿命吧,那就是项羽曾经活擒了吕雉(差点把她做成肉羹),韩信又打败了项羽(逼得他自刎于乌江),最后吕雉又杀了韩信(砸成了肉泥),这三位古人是不是很纠结?

吕雉杀韩信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刘邦为何不敢杀吕后?

除了上述的两大功绩和两大成就,韩信在西汉初年至少还有两个“第一”。

第一个“第一”,韩信是西汉第一功臣;第二个“第一”,韩信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吕雉杀韩信的动机,除了韩信的自负之外还有什么?

其一,吕后为了扫清障碍。吕后的儿子刘盈是个文弱的小年轻,虽然上有刘邦吕后照顾,可是一旦刘邦驾崩,自然无法驾驭韩信。吕后知道,太子今后要继承大统,如何不为儿子去掉荆棘。

其二,韩信的资历较低。韩信虽然立下盖世功劳,但他不并不是萧何曹参之流刘邦的旧部,半路追随,多少有点不是本乡本土的意思。

其三,吕后为了自己专权。要知道吕后想着重用外戚,而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这就造成大臣与外戚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吕后为了外戚专权而杀异己,聪明的刘邦没有发现吗?

我想刘邦早就发现了,但是他不敢杀!

网络配图

势力这种东西,一向就是把双刃剑。可以自保,也会引起雄主的忌惮,对刘邦来说,可以全身心信任的人,大概只有无欲无求的张良。

至于萧何和韩信,前者纵然比后者时间长感情深,但介于背后那一大堆的利益集团,要说没有猜忌是不可能的,连忠心耿耿的萧何都不能幸免,要靠贪腐来自保,吕氏集团的势力就更让刘邦忌惮了。

这点和刘邦同学的良心无关,不能说是因为吕后对汉朝建立的功劳,如果功劳是个免死符,那韩信坟头上的草怎么长出来的?吕氏族人在军中任职的至少有十几个,和樊哙等人关系密切甚至有亲戚关系,这股庞大的势力岂能轻易铲除?

就算能除,也势必动摇自己的根基,灭了外戚,谁又来牵制功臣?

不得不说,刘邦的一辈子都在玩平衡术,韩信不过是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