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补丁四十两 抠门的道光帝节俭能救国?

2020年07月18日13:57:19

  在许多人们看来,可能做皇帝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全天下的财富都是他的,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臣民,高高在上,予取予求。这样的感觉,可能许多人们都非常向往。

  其实,真正坐到了皇帝的位子上之后,可能许多人就会生出心力交瘁的感觉。因为皇帝不仅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同时也是一份事务繁杂,压力极大的工作。做其他工作做得不好,大不了辞职就是了。而做皇帝如果做不好,可能还会留下千秋的骂名,甚至会丢掉皇位和性命。

网络配图

  因此,除非是雄才大略之人,否则的话,在皇帝的位子之上,难免会小心谨慎,唯恐有失。

  清朝的道光皇帝是一个守成之主,他的才能平庸,不过品格不错。而且天性节俭,不尚奢华。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发生了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大清朝的统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不过,这也并非是由于他的过失造成的。所谓天下大势,一个中庸之人是无力与之抗衡的。

  不说道光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的情况,这里只是说一件小事,以此来体现他的个人品格。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当时皇宫之中的一些情况。

  道光皇帝非常喜欢一件龙袍,在上朝的时候经常穿它。由于穿的时间太长了,导致这个龙袍的下摆处破了个洞。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此时就应该把龙袍换成新的。不过,道光皇帝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觉得这件龙袍看起来还非常的新,只是下摆破了一个洞,没有太大的关系,补起来就是了。补好了之后,可以接着继续穿。

  在道光看来,这样做的话,可以起到比较好的节俭效果,同时也能给别人起到示范效果,让身边的人也保持节俭的做法。

  在接到道光的命令之后,宫中造办处的人,就把这件龙袍拿去修补了。过了几天,龙袍被修好了。虽然看起来有了个补丁,不是那么的协调。不过,它总是可以穿的。

网络配图

  穿了几天之后,道光突然有一天问身边的人,这个龙袍的补丁花了多少银子。身边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敢说话。最后,有一个小太监大着胆子说,花了四十两。

  四十两?道光听了之后略作沉吟。其实,他对于修袍子打补丁要花多少银子,心中是没有什么明确概念的,因为他对当时民间的消费水平并不太了解。不过,凭着经验,他觉得修了这个龙袍,只了打了一个补丁,花四十两银子还是有些太多。于是他就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会花这么多的银子。

  身边的人回答他,由于这是龙袍,拿用的料子不是民间普通的料子,而且还不能用别的边角料来修补,得从整匹料子上剪下来一块补丁使用。这样一来,虽然是修的一个补丁,其实却是花了一整匹名贵料子的钱。

  道光听了之后,有些吃惊。他本想节约一点,没想到一个补丁花了四十两银子,反而变成了浪费的行为。从此之后,遇到衣服破了,他也不再提修补的事了。

网络配图

  虽然写的是道光帝的节俭行为,不过他再怎么节俭,跟当时的国情想比,未免显得也太讽刺了。 可见,道光皇帝的节俭对官场奢靡的风气没有多大影响,那么,其“节俭”影响了他的儿孙吗?试看咸丰纵情于声色,儿媳慈禧大兴土木、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就可想而知,其影响力无疑是不值得一提。这对于道光皇帝的节俭也是相当辛辣的讽刺。 尽管道光皇帝为大清王朝节省了一些经费,却无始终助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财政状况也未见彻底好转,反而每况愈下。以至有的大臣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为什么乾隆朝挥金如土而国库充盈,如今日日节俭却民生罕裕,“岂愈奢则愈丰,愈俭则愈吝耶”?这个疑问何尝不同样困扰着道光皇帝呢?总之,作为一国之君,不去大刀阔斧地开源兴利,而在一餐一衣上锱铢必较,甚至节俭治国,裁撤军费,减少兵员,这样的节俭怎么可能节俭出一个大清盛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