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鸿门宴惊天动魄,引人入胜,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有两个问题也是一直受人关注的。
问题一:汉王刘邦为何要赴史上第一饭局?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大丈夫要想做成大事,必须经历一些风浪、磨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称病不朝”、“称疾不起”、“愿乞骸骨”、“装疯卖傻”的人,其实并非表面的临危而惧、临阵脱逃,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准备,准备增强自身挑战困难的实力。
网络配图
“鸿门宴“本就是一场生死较量,如果其中的细节稍有变更,也许,今天的历史就要改写。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天下注定是被刘邦所得。当时,刘邦的势力和项羽根本无法相比,项羽若要杀刘邦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所以,刘邦知道,自己不赴宴就是暴露了自己争天下之心,必死无疑,赴宴,至少还有一线希望。所以,在赴宴前一天的晚上,他先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与他攀亲,认作儿女亲家,趁机表露自己无东渡之心,请项伯在项羽面前美言几句。果然,项羽听了项伯之言答应明日刘邦来时“善待”刘邦,这一计划收效甚好,算是帮助刘邦削减了潜在的危机。
第二天见面后,刘邦尽量表现得卑躬屈膝,一再地夸赞项羽是当世英才,无人能及,尽说好听的话。并再三解释自己入关中是始料未及的事,请项王不要听小人挑拨。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刘邦已是五十多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刘邦可以算是项羽的长辈了。一个长辈在小辈面前如此“卑躬屈膝”,让骄傲自大的项羽如何不动心呢?
所以,“鸿门宴”看似是刘邦的屈辱之宴,项羽最终胜利,但是,从后续故事的发展来看,“鸿门宴”是刘邦胜利了。项羽此次放了刘邦,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最后被刘邦夺得了天下。从这个角度上是说,刘邦还应该对自己的“韬晦”之术而自豪呢!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击报复,不是君子所为,能隐忍不争也是明智之举。
问题二、为什么张良要找樊哙破解鸿门宴危局?
网络配图
鸿门宴,刘邦所带部将被司马迁点出姓名的有樊哙、夏侯婴、靳强和纪信等四人,为什么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危急关头,司马迁却交代“张良至军门,见樊哙”?这其中隐含着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樊哙智勇双全,这从“樊哙闯帐”本身即可看出;第二,樊哙和刘邦的亲密关系,樊哙娶刘邦妻子吕雉之妹吕须为妻,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关系;第三,樊哙和张良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如下记载: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沛公还军霸上,虽然是樊哙和张良联袂谏诤的结果,但谏诤话语的原创权,在张良看来,却是属于樊哙的!有人觉得樊哙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他的口才也很一般,“樊哙闯帐”应该不是他临时发挥的一场戏,而是在张良的导演下精心排练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就《鸿门宴》而论“樊哙闯帐”,这种说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把它和《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尤其是《樊郦滕灌列传》等连贯起来阅读,却可发现问题所在:劝沛公还军霸上,虽然是樊哙和张良联袂谏诤的结果,但谏诤话语的原创权,在张良看来,却是属于樊哙的——樊哙并不是一个任由张良导演的演员!也因为此,在“如厕密谋”中,刘邦提出“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之时,起谋士作用的倒是樊哙而不是张良:“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就《鸿门宴》而论“樊哙闯帐”,体现的是 “忠、勇、威、壮和智”,单从这一点来看,樊哙无疑是一个布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