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并不是《三国演义》的首创,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快两千年了。该故事最早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由于记载的阙如,在南北朝时期,关于三顾茅庐的流传情况已经无法考证了。直到古代中国再一次出现大一统的隋唐时期,三国故事才得以迅速在中华大地流传。这个时期不但已经出现了根据三国历史记载而改变的相关故事,还出现了大量关于三国故事的诗歌创作。在这些诗歌中,诸葛亮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据统计,现存歌咏三国内容的136首唐诗之中,涉及的三国人物有30多人,其中歌咏诸葛亮的就有40首。在这40首诗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所占比例很多,其中尤以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及杜甫《蜀相》中“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最为有名。这说明在唐代,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是深入人心。随着宋元时期讲史风气的兴起,三顾茅庐的故事也走进了瓦舍勾栏,成为流传于市井民间的经典故事之一。元代集三国民间故事之大全的《三国志平话》中,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比较完整。其大意是这样的:
网络配图
自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刘备便于中平十三年春三月引三千军及关羽、张飞二弟兄,前往邓州武荡山卧龙冈拜会诸葛亮。此时诸葛亮正在庵中。听说刘备前来,吩咐道童向刘备谎称自己昨日去江下同有八俊聚会。刘备怏怏而去,只能在庵外西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心迹。同年八月,刘备又赶往诸葛亮的茅庐。这回诸葛亮有让道童说自己去游山玩水未回,避而不见。刘备只能又在西墙题诗一首。通过刘备这两次的拜会,诸葛亮终于被刘备所感动。在刘备第三次拜会时,诸葛亮终于出庵相见,并献上隆中对。
除了《三国志平话》对三顾茅庐的故事进行了专门的描述之外,元代杂剧中也出现了一些三顾茅庐的曲目。这些故事的内容大体相同,这就说明在元代,三顾茅庐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文艺作品了。这些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三顾茅庐的历史记载经过一千多年的逐渐演变,已经变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艺作品。不过,这些作品也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无论在故事的编排、情节的设计、细节的描述等方面,都存在着粗糙、随意的痕迹。
如何让三顾茅庐的故事变得更加的精彩、生动,这无疑是摆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面前的一道难题。从小说的相关描述看,罗贯中无疑是描述三顾茅庐这个历史故事的最强者。经过他的妙笔,三顾茅庐的故事从此定型,并迅速开始流传,成为一个脍炙人口、老幼皆知的精彩情节。以上介绍了三顾茅庐故事的原型、演变和发展,相信大家都会认为这个故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毫无疑问的了。其实,在历史记载之中,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诸葛亮并不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是登门自荐、自己去的。
网络配图
说起这个登门自荐的作者,其实与陈寿基本同处于一个时代。他就是三国时期魏人鱼豢。鱼豢,是三国末期曹魏集团的郎中,其作品的名称叫做《魏略》,可惜后来该书失传,南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还引用过著作中的部分内容。而这个登门自荐的说法恰恰就被裴松之引用了。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曹操初定北方后,荆州同时面临曹操、孙权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缺乏应对之策。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蹂躏,诸葛亮亲赴樊城去找刘备。当时时候刘备正在会客,刘备见诸葛亮非常年轻,又素不相识,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把诸葛亮凉在一边。等到会客结束,只剩下诸葛亮一人时,刘备仍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来了一支髦牛尾,刘备只顾自己用髦牛尾结毦。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却只知道结毦而已。”这才吸引了刘备。经过一番交谈,刘备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把诸葛亮留为己用。
这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荐的版本。除《魏略》一书之外,后来西晋司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这个大致内容差不多的故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最早提出意见的是南北朝的裴松之。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这种说法放如自己为《三国志》做的注中。不过裴松之在完成了这个资料的收集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记载是缺乏依据的。介绍了“三顾茅庐”和“登门自荐”之后,我再讲述一个在湖北襄樊地区流传数百年的民间故事:三顾茅庐。不过这个三顾茅庐的主角不是历史记载及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对手------曹操。这个故事由湖北群众艺术馆在民间搜集,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做《三国外传》。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传曹操在兵败新野之后,手下的谋士程昱向诸葛亮举荐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高徒诸葛亮。于是,曹操便领着程昱、曹洪等人一起,带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前往卧龙岗去请诸葛亮。一行人来到卧龙岗时,已是晌午,人困马乏,他们就在路边的茶馆里歇脚。曹操吩咐曹洪去请诸葛亮到茶馆叙谈。结果曹洪告诉曹操,听诸葛亮的书童说,诸葛亮到山上休息去了。曹操又派程昱到山上去请。程昱回来后又告诉曹操,自己在山上的野云庵见到了诸葛亮。但诸葛亮了解了程昱的来意之后,不与理会,拂袖而去,并锁上柴门,拒不相见。曹操此时心想:这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本事呀,凭啥摆这么大的架子。于是,曹操亲自出马,来到茅庵前。
网络配图
只见诸葛亮正在草堂读书。等到曹操进屋,他一没起身让座,二没磕头下拜。曹操不好发作,便将带来的礼品抬上,并说自己是专门来请诸葛亮的,希望诸葛亮能为自己的统一大业效力。诸葛亮笑着说:“你花了这么大的本钱来买一个普通的山民,就不怕失去了你的面子吗?”说罢摇头大笑。这时候曹操觉得诸葛亮是有意在自己的手下面前取笑自己,支吾几声,很快就灰溜溜的走了。
点击看大图比起历史典籍《三国志》和文艺作品《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说是一个民间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史实性、艺术性、文学性明显不如前二者,但是读者看到这个故事,也会觉得很有趣。为什么呢?这或许就是历史典籍、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之间的差别所在了。历史记载体现是一种历史真实,文学作品则我们看到了文学家那种取之于历史、改之于传说、用之于作品的文学面貌。而作为民间传说,则不需要那么多的约束,它体现出民间艺人的一种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虽然它不具备历史典籍那样的严谨、文学作品那样的妙笔生花,但却也充满了一种浪漫情怀。国外有一句名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不同的人心中,也有着不同的诸葛亮,有着不同的三顾茅庐。读者也能从不同的作品中得到截然不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