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1854-1867年),广东的土家人和客家人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持械斗殴事件。这场群殴绵延十四年,双方死伤数十万人,其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不亚于一场战争。
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天地会”(又叫洪兵)起义。当时清政府正疲于应付太平天国,没有兵力来镇压天地会洪兵,于是各地政府就发展民团来对抗天地会。天地会里的土家人居多,民团中的客家人居多,于是逐渐发展成为宗族之间的冲突,再加上清政府的处理措施失当,事件急剧升级,终于造成了大规模的民间厮杀。
东南地区本来就有宗族械斗的暴力传统。客家人在迁移过程中,为了对付强盗、土匪以及不欢迎他们的土著人,均是半军事化的组织:女的包揽家务农活,男的则负责打仗。所以,客家人善于修巩防御工事,如土楼和围龙屋。当然土著人也不是好鸟,是出了名的“强悍好斗”、“奸滑好讼”,他们也有很强的军事防御措施——围村。
这场械斗从鹤山开始,罪魁祸首是武举人马从龙。根据《开平县志》记载,1854年7月,冯滚率领鹤山洪兵攻破苍城后,向云乡的客家人征集钱粮,结果被客绅高三拒绝,派去征粮的人员也被杀害。冯滚请求驻水口的洪兵配合攻打云乡,又被客家人团勇击败。于是洪兵派人潜入云乡,将高三的小儿子杀害。高三发誓要报复,与客籍秀才张宝铭推武举人马从龙为领袖,倾家荡产组织客家武装与土人对抗。
马从龙是鹤山客家人,咸丰五年,他随新任鹤山知县沈梁到县镇压洪兵。于是马从龙陈请两广总督叶名琛允许他组织客家练勇助剿洪兵,叶名琛是出了名的马大哈,没考虑后果,马上就同意了马从龙的建议。于是马从龙拿着两广总督的手谕,串联鹤山、高明、新兴、恩平、开平、阳春等六个县的客家乡绅,组建客家武装,制定军规,他们以云乡、大田为大本营,在这年八月,攻占了靠近云乡的几条土人村庄,然后开始放火烧屋抢东西……这下直接促使土家人组建乡勇自卫,于是双方开挂。
械斗双方都聚集武装,摧毁对方的村庄,互相残杀,抢掠妇女财物,放火烧屋,叫做“铲村”。被害的一方再聚集力量进行报复。造成死的死,逃的逃,田园荒废,村落丘墟,人民流离失所。从咸丰四年到咸丰八年,是客民占优势。咸丰八年以后,各地土人组织起团防局,加紧训练乡勇,双方战斗呈拉锯状态。其间,清政府地方官吏曾出面调停劝和,由于双方仇怨已深,和议随即又被推翻,械斗再起。咸丰十年以后,土人的反攻节节胜利。客民村庄田地多被土人占领,被迫到处流窜。
1857年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俘虏了总督叶名琛。继任的总督对土客械斗一直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但到了同治年间,发生了两件事,令清政府态度转向,决心镇压客家人。
第一件事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广西大成国起义被镇压后,原大成国将领高明县客家人戴紫贵率领部分洪兵突围,经信宜,电白、阳江辗转回到高明,被当地客勇推为领袖。同治元年七月,戴紫贵在阳江收编了一支从广西流窜来的洪兵队伍。这样一来,清政府就认为客勇已经从助剿洪兵变成与洪兵合流了,两广总督瑞麟就命令卓兴向戴紫贵进攻。戴紫贵所部在土勇和官军的追击下,流窜于阳江、恩平、阳春、新兴之间,最后钻进高明西部的五坑山区,尚有三万余人,终因弹尽粮绝而自缚出降。戴紫贵及主将被杀,客勇被分别安置。
第二件事是:集结在新宁大隆洞山区的20多万客家人,因粮食缺乏,其首领汤恩长率领一支精兵向东开拔,扬言要与赤溪、曹冲的客家人会合。同治二年正月初四,这支队伍经过广海城寨时,突然发起进攻,攻进广海城,杀死四千余人。于是清政府派布政使吴昌寿亲自带兵收复广海城寨。清军经过五个月的围攻,于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九日攻克广海城,杀死客勇数千人。与此同时,恩开新三县的土勇,乘机围剿大隆洞的十余万客家老弱妇孺,杀死几万人,惨不忍睹。
到了同治五年九月,浮石土人绅士赵树藩等陷害客家人,说赤溪客家人多系天地会余逆,请求广东清政府派兵镇压。当年冬天,清政府派遣湘军数万进攻赤溪。客家人进行了顽强阻击。11月25日,客家人在磅礴斩了湘军副将翁桂秋,第二年正月又杀死湘军副将王东林、贺国辉。同治六年二月,广东巡抚蒋益澧亲自带兵来援。四月,布政使郭祥瑞到浮石军营与蒋会商,他们了解到客家人并非天地会洪兵,于是召集土客双方绅士调解、议和。这样这场悲惨的械斗才结束。
客家人先后被安置到清远、韶州、嘉应、潮惠、新宁、琼州等地,有的也迁去外省和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