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读书笔记(精选10篇)

2020年07月29日12:25:26

课外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外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外读书笔记1

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布尔刻苦钻研,《昆虫日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

《昆虫日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小公主萨拉·库尔是一个驻印度的英国军官的独生女儿。她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是由父亲一手把她养大的,当她七岁的时候,进了伦敦的女子学校读书,由于她的父亲拥有很多财产,所以被学校特别看重。

她很聪明,也很懂事,而且喜欢读书,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少女,时常编故事讲给朋友们听;她有着风雅的气质和一颗善良的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全校的学生都很喜爱、尊敬她。但是,当父亲的事业失败,又不幸去世以后,萨拉便开始过着悲伤难堪的生活,可是,当萨拉通过不懈地努力后,梦幻般的奇迹却又发生在了萨拉的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又重新恢复了自己高贵的身份,又再次受到了周围的人的喜爱与欢迎。故事的主人公年仅十岁,却能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读完故事之后,我想,如果我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我该怎么办呢?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向故事里的主人公学习,同时,她也唤起了我心里的那颗坚强的心,去面对一切困难。生活,是一所充满智慧的学校,大海教你心胸宽大,蚂蚁教你勤奋团结,树木教你脚踏实地,太阳教你关注世界……你要从中学会自立、勇敢、宽容、进取……你要从中学会真假、是非、善恶、美丑。

  课外读书笔记2

最近,我看了一本《一百条裙子》,它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旺达、玛蒂莎、佩琪。

旺达在十三班里学习很差,每天都穿着一条褪了色的蓝裙子和一双旧皮鞋,还总沾着泥,班上最漂亮的佩琪和她的朋友都嘲笑、捉弄她。直到有一天,她说我有一百条裙子,都是各式各样的,还有六十双漂亮皮鞋,女生们听了更加捉弄、嘲笑她了。

旺达终于受不了而转学了,她给十三班的女生们留下了一百条漂亮的裙子。玛蒂莎、佩琪后悔以前那么捉弄、嘲笑她了,决定把她找回,并向她道歉,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她了。

我们要知道,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有穷人和富人。我觉得富人不应该以为自己有钱而嘲笑别人,穷人不应该以为自己没钱就可以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人要有同情心,在别人危难时,应该主动帮别人一把,而不是落井下石。

  课外读书笔记3

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坚持不懈”这种精神。当我看了一本书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这本书就是——《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讲了: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捕到鱼了。一天,他终于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它实在是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累倒,圣地亚哥杀死了大马林鱼,把它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一再遇到鲨鱼的袭击,于是老人便开始搏斗。但在回港时,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读了这本书,老人说的一句名言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衬托出了老渔夫的勇敢意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再回想一下这本书的作者海明威吧!他笔下的圣地亚哥是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他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不仅如此,他还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

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他那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为逊色。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不禁有感:虽然老渔夫已经捕到了一些鱼,城南旧事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想想我们呢?平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没有奋斗的的目标,这怎么会成功呢?

  课外读书笔记4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独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超过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老渔夫与大鱼周旋了好几天,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为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这是多么令人恐惧,可老渔夫都不放弃。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加远的地方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赞赏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小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更大的目标前进。我们应该像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美好、更伟大的目标。

当我再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我更加钦佩老人那坚持不懈、毫不惧怕的精神,虽然对手比自己强大好几倍,但老人却没有退缩,而是迎面而上,正是这种精神,才让老渔夫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课外读书笔记5

人们说读书的好处,是因为书籍能带你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你体验到多种你不曾经历的人生。所以,我对李开复的《向死而生》一书特别有期待。除了因为他本来就是优秀的成功人士及作者,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什么人能亲身和死亡那么接近。所以,我真的很想知道,人在濒死边缘究竟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在与死亡擦肩而过后,又最想弥补什么?重新怎样生活?

所谓向死而生,即是真正明白生与死的关系,能勇敢直面死亡,更积极地生活。但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生死看透生死呢?

中国人的教育里似乎很避讳讲生死。可能和文化相关。从小只要提到死亡,都会被训斥。也一直被教育讲吉利话,说起来是不是因为国人太善良同时也没有那么坚强,不愿意面对挫折或者是不好的事情?也有可能是千百年文化传承,大家都知道死亡是迟早得面对的部分。所以不如及时行乐,等到不得不面对时再说?

以上问题似乎无解。但我小时候,确实很怕思考死亡,甚至连病痛也不愿意面对。年少的时候被保护的很好,父母去医院探望都不带上我们。可能真的就想让孩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成长吧。试想了下,以后我有孩子,应该也会这么做。

  课外读书笔记6

《华夏美学》关于历史的文化的书籍。还是第一次这样去阅读这样一本经典的关于我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之前有看到同学抱着满满是字的国学类的书籍还是很钦佩他们的耐心。这次读一读,还是终于领会到了一点我国家华夏思想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我有点喜欢国学。但是,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通读或去研究,总是粗略的读一读,也看不到文章背科学后的思想,只是单纯的喜欢,也不是很了解内涵,不知如何领略。作者从审美角度来分析,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华夏文化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和大自然的道理。我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和不了解去看这本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人自己去研究,可能缺乏比较和客观性,并且也缺乏西方人做研究时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往往主观意识较强。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的封建制度很长,历史很长,没有西方的各种教对权利的制约作用,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往往有消极避世的特点。刚开始阅读时,作者在介绍礼乐文化时,往往把结果当过程来说明,我个人觉得还好有点体会了。后来到在孔孟还有对统治阶级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以后,到后来庄子完全避世,屈原被权利流放,似乎印证了中国士大夫只是在追求自己个人的心灵解脱与广大人民的脱节。后来随着作者的进一步的叙述,特别是讲当禅被中国文人消化后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改变,开始又体会到在儒家文化逐渐融合庄、屈、玄、禅之后,华夏文化思想上是那么的美。当历史进入明朝时,华夏文化开始进入近代,更加注重对个人欲望或者是个人感情的合理辩护。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据在于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内容,早已蕴含在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作者依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子的逍遥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是为审美的形而上学。花了很久才读完,这确实是一本既要踏下心来,还要细细品味的书籍。

  课外读书笔记7

《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最后能够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

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

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百感交集,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小说描述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的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心灵煎熬,最终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忙下,投案自首。小说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仅仅占了全书一小部分,但“罚”却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不仅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还有的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错误,并为之深刻地忏悔、自责。这本优秀的世界名著还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理解,或许等以后我再去读它时,又会有一番见解吧!

  课外读书笔记8

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宾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状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宾逊是一个善于帮忙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齐劳动,共同生活。之后,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忙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回到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回到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应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应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持续一种用心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

  课外读书笔记9

《爱的教育》的作者为意大利的亚米契斯,本文写作特点为:采用日记的形式叙述可本文。

本文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能够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持续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向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就应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再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许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能够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课外读书笔记10

德富芦花是日本著名作家,小说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出色。这篇《晚秋佳日》是他散文中的精品之一。

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会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感觉,从吉田兼好、松尾芭蕉到永井荷风、德富芦花、东山魁夷、川端康成,味道都有些近似。这与日本的文化与审美有关。川端康成写过一篇《我在美丽的日本》,非常有名,欣赏日本文学不能不读这篇文章它对我们了解日本的审美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日本审美文化中有一个说法,称“物之哀”。哀是远古时代的日本人在追求神、民族、国家共同体的“真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对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的太阳神的歌颂中产生的。随着人类意识的进一步完善,感情日渐丰富,并且生活在四季分明、周围花草树木随季节更替而不断荣枯变换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逐渐养成了纤细、敏感、易感伤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哀”由原来单纯的感动向怜悯、同情的方向演变,到平安时代逐渐成熟升华,形成“物之哀”这一新的审美理念。

从“哀”向“物哀”的演化,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起了关键作用,在《源氏物语》中,紫氏部将人类对于外界简单的感叹发展为复杂的感动过程,从而深化了主体感情,将“哀”扩展到赞赏、同情、怜悯、悲伤等含义。读日本作家的写景散文,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自然的爱与怜悯,有种疼痛与哀愁,这就是典型的物之哀。《晚秋佳日》也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晚秋佳日》的写景非常细腻,川端康成说日本作家写景就像绘画一样,是有道理的`。有人就说德富芦花就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只不过他用的是文字。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对象,季节是晚秋,写的是太阳。作品的结构非常随意,这是德富芦花写作的特点,短小,率性,如同现在的小随笔。本文分两大部分,但并不是刻意为之,作者先写了朝阳,后写了落日,自然形成了文章的结构。所以,欣赏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反复品味它是如何写阳光的,注意作家的观察之细,如何用文字来描绘光线明暗与色彩的变化。

作者从早晨写起,月亮还在天上,“残月的微光洒在沙滩上”,而朝霞已经显现,所以,“空中泛出微微的紫色”,而山边还是“昏暗”的,山体带着“薄蓝色”,近处、低处都是“凄清的冷色”。但是天空有“红霞”,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光与影也在慢慢地变化。作者写朝阳,但不是直接写,不是写东方,他写山,写西天的山,写霞光在雪山上的变幻。先是照在山头的“一点红色”,然后“逐渐清澄,逐渐明亮,最终暴出了浅红的光芒。”“富士到底出现在绯红的光彩里了”,这红霞迅速扩散,山与天空全在红里,连河水都像“流淌着满河的胭脂”,最后,“近处是清冷的暗灰,远处是一派金黄”。

写完了朝阳,再写落日。写落日是直接写,写朝阳是要表现朝霞如何一步步变得明亮,如何一步步扩展,覆盖,以及这一过程中色彩的变化,而写落日正好相反,是写落日如何一步步下沉,光线如何一步步收缩,以及这一过程中色彩的变化。作者去看落日的时候,太阳虽然已经开始下沉,但光线还是很强烈的,“白光灿烂,目不能视”,照在物体上,“泛着金色”。随着太阳不断沉落,阴影越来越长,越来越大,群山开始“沉浸在苍茫的紫霭里”,迎着夕阳,光线一开始还刺眼的,“四周迸射出银白的光轮”“金色的天空腾起一个历历可见的圆圆的黄球”然而不久,山的“紫色”变浓了。最后,太阳下山了,剩下的是余晖,山也由紫色变成蓝色,天边则由金黄变为朱红,再变为焦褐色,“变得缥碧,变得降紫。”

作者在描写这一切时都是带着情感的,我们在欣赏这篇散文时要注意那些表达情感与作者主体感受的语句。比如“晓风冷冷,拂面而来”,比如“刚才在夕阳的照射下,欣欣向荣的家家户户的西南面,如今忽地变得冷凄凄的,仿佛使人感到,乾坤的生命就要完结了。不是吗,光明就是等一会啊!”再比如文章的最后一小节:“残曛烛天,暮空照水。站在秀丽的黄昏下,感到自然界真是一片清闲,美不胜收。”作品不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写自己的生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从作品来看,作者选择了一种独处的生活,独自一人面对大自然,安静、幽闲,独往独来,即使写到其他人的活动或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动也是同样的,比如“几户人家的大门仍然关着”“赶马人坐在马车上,合着嘎嘎的马蹄声,哼着小调,那裂冰似的声音震荡着早晨的空气。”“一只鳶鸟从鸣鹤岬飞来,掠过富士山腰,吧哒吧哒拍击着羽翼,迅速地飞走了。”“一个农民站在落霞闪耀的河里洗木桶。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映在水中。”这些情感的语句和场景的描写调子是一样的,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带有非常典型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是“物之哀”式的赞美、怜惜、同情,同时又流露出与之密切相关的空寂、枯淡,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思想,并且表露出淡淡的禅意。所谓禅本来是佛教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因为一种机缘悟得事物的本真,后来演变为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如提倡的“静虑”、“心住一境”、“身心脱落”、“平常心”等等,对事物的感悟则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晚秋佳日》如同王维的山水诗一样,在一种幽静中与自然对话,这种对话是无言的,呈现出一派天趣与智慧,像“残曛烛天,暮空照水”就如同禅宗的谒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