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虽然对张飞的集中描写并不多,但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却展示了他那个性的性格与变化。早期张飞的性格描述的主要是鲁莽、憨直和笨拙。他头脑简单,遇事不善分析,常常认识不清,所以容易产生一些鲁莽的行动。
比如在吕布杀董卓之后,他无处可依,去投奔了刘备。而刘备想联合吕布共同抗曹,结果张飞见了吕布立刻抄家伙,誓要杀掉吕布不可,最后虽经刘备、关羽劝开,他却依旧固执地说:“我要杀此贼以绝后患。”他的固执可见一斑。也因此让吕布对刘备产生了隔阂。
在刘备讨伐袁术时,张飞留守徐州,可他喝得大醉打了吕布岳父曹豹,于是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夺取了徐州。虽说刘备再度取得徐州,曹操却打了过来,又是因张飞的鲁莽,造成刘备再次失去荆州。刘备无奈被迫投奔袁绍,之后就有了关羽假降曹操过关斩将的典故,等关羽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古城,张飞却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咬定关羽是曹操指派前来捉拿刘备的,如不是关羽斩了蔡阳,或许张飞又要制造新的悲剧。
张飞中期的个性则是粗中带细,勇中见智。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张飞也逐渐学会了与敌人智斗。最著名的如“长坂行”,表现了张飞粗中带细的性格特点。张飞事先率领仅仅只有二十余人的部队藏身于桥东树林里,下令马尾栓上树枝,以此迷惑曹操,曹操上了当带兵赶到桥头,只见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头,还以为是诸葛亮的计谋,又知道张飞武艺超群,所以不敢恋战。
本文由小学生网(www.xiaoxuesheng.vip)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但是张飞却在曹操退后时,立刻下令斩断桥梁,确实是细中有粗,正如刘备所言:“吾弟勇则勇矣,措失于计较。”虽说如此,这时的张飞毕竟不是从前鲁莽的张飞了,可以看到张飞经过长期战斗实践的锻炼和诸葛亮的智囊团影响,终于粗中有细,勇中有智了。
张飞后期的性格特点则是粗暴骄横,这其实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就因为他的这种性格直接导致了张飞的结局。
张飞在阆中闻关羽被东吴所害,悲愤欲绝。诸将以酒解劝,但他怒气更加,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只要有犯错的即鞭挞,且基本都被打死。他每天向南望,切齿怒恨,痛哭不已。为给关羽报仇,张飞限末将三日内制造白盔甲要领兵攻打曹操,但在三日内完成谈何容易!
末将范疆、张达二人无奈只得乞求宽限日期,结果张飞怒火冲天,下令将两人绑到树上,用鞭刑打伤两人,张飞还不解气,扬言要将两人处死。范疆、张达实在无法忍受,夜中趁张飞酒醉,便下了毒手。
可惜张飞这条汉子没死在战场,竟然因报仇心切,而被部下杀害,这样的结局也真是令人痛心。可这就是性格所致,这样的性格就决定了张飞的命格,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