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室倾颓、群雄并起,终至天下三分、狼烟四起,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时候的良将辈出,关羽就是一位最为突出的人物,功勋卓著、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三国演义》被封为五虎将之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然而,随着文学艺术作品对关羽形象的不断的包装和夸大,导致人们所熟知的关羽与历史真实的关羽事实上已相去甚远。已经欺骗我们1800多年了。
1、关羽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
说关羽是万人敌没错,毕竟万军之中斩颜良就是证据,说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就毫无疑问,这是后世杜撰的了。当时冶铁技术还没有达到铸造出厚重的大刀的水平,而且关羽的武器是矛和短刀。《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2、华雄本孙坚所斩杀
温酒斩华雄,应该是关羽出场最震撼人心的一次,而且一战成名。但是,华雄并非关羽所杀,而是孙坚。《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由此可知,华雄实为孙坚所斩。
3、关羽的人格被拔高了
关羽,在《三国演义》之中,堪称义绝,忠义无双。史书上记载,关羽曾投降过曹操,也没有降汉不降曹的说法,而且关羽本人有点爱色,喜欢的女人被曹操强占了,所以关羽和曹操更加间隙了,关羽再次投奔刘备,或许也有这个原因。
4、屯土山约是个坑
刘备逃出许昌以后,袭杀车胄,占岭徐州继续成为割据的军阀,那时他派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职务。不久之后,曹操大军来攻,刘备败走,关羽被抓获了。这个时候的关羽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什么忠义护嫂的感人事迹,史书上记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也就说,关羽主动投降的。
5、斩颜良是真,杀文丑是假
颜良是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三国志》蜀记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关羽是在斩了颜良以后,就立刻逃归刘备的。文丑被斩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张辽和徐晃的所为。
6、过五关,斩六将纯属虚构
过五关,斩六将,从历史地理知识分析,这纯属传说,并无此事。按照情理,关羽既然要到河北投奔刘备,那么他离开许都之后,就应该向北,渡过黄河,即可进入冀州境内。然而书中却让他莫名其妙地折回西北,跋涉四百多里,走到洛阳,白白绕了一个大弯;然后才折回东方。这样的路线,犹如一个大之字,让人物来回折腾,完全不合逻辑,就是为了铺垫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
7、华容道私放曹操存疑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大战一场,而刘备的人马却在江夏,摇旗呐喊,根本就没有参与。关羽在此战中的作用,史书上也没有丝毫记载。更别提华容道私放曹操了。
8、单刀赴会
关云长单刀赴会,无疑是表现其勇气的最佳方法之一,而且是关羽单独去见鲁肃。而且事实上,鲁肃和关羽相约,各率数百精兵,都驻扎在百步以外,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会上,鲁肃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关羽给说得哑口无言,唯唯而退。而非,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反面教材。
9、水淹七军属于自然灾害
关于水淹七军一事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厐惪。另据《三国志魏书于禁传》载: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羽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厐悳不屈节而死。可知,水淹曹军本属自然灾害,但到文学艺术作品中水淹七军则是关羽利用地形、开放江水的战果。
10、汉寿亭侯的质疑
在演义之中,曹操非常看得起关羽,曹操把寿亭侯的印信送给关羽,关羽看了不高兴,非要在前面添上一个汉字,以表示降汉不降曹。这是罗贯中杜撰无疑。事实上,关羽受封的的确是汉寿亭侯,而不是寿亭侯。所谓亭侯,是汉代列侯的一种,上面还有乡侯和县侯,就是把一县、一乡或者一亭(低级行政单位)作为某侯爵的食邑(部分税收归此侯)。比如吕布封温侯,温县在司隶河内郡;蜀国马忠封博阳亭侯,博阳在豫州汝南郡。注意,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县,在徐州琅琊郡,所以他是县侯不是乡侯。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