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黑洞真是什么都吃吗?记者昨天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获悉:沪上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发现黑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学刊《科学》杂志上。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人类已经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在太阳质量的几百万倍到几十亿倍之间。它们凭借自己的强大引力,会吸积周围气体,形成一种吸积流。在往黑洞内的下落过程中,这些吸积流会将引力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发出强烈的辐射。宇宙中能持续发光的最亮天体,以及爆发最剧烈的天体,都来源于这一辐射过程,这也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
但有些令人费解的是,大部分的星系核心要比预期的暗淡很多,这一直都是困扰天体物理学家的谜题。去年,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主任袁峰研究员通过大型计算机的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首次证明,外流必定存在于黑洞吸积流中。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吸积流在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后,在往黑洞下落的过程中损失掉了,这些损失的气体以外流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15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