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琴座的类似地球行星开普勒-20f。在浩瀚宇宙发现生命存在并不是将数字输入方程式内这么简单。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英国《卫报》报道,虽然我们常常仰望星空好奇到底有多少外星生命存在,然而却很少有人真正试图计算出外星生命存在的概率。直到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萨拉赛格尔(Sara Seager)总结出这概率方程式,该方程式收集了所有可能确定未来将发现多少颗具有可生命迹象行星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将被观测到的恒星数量,具有可居住行星的恒星比率,以及这些可居住行星被观测到的概率。这一方程式最初展示在今年早期的一次会议上,方程为N = N*FQFHZFOFLFS. 随后它被出版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
赛格尔承认,这并非首次天文学家试图用数字表达搜寻外星生命的渴望。早在1961年,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做了有关搜寻地外智能生命的演讲,他列举了一系列预估星系内智能文明数量的因素。这一系列因素被称为德雷克方程,它已经成为科学家的超级巨星,可能是继伟大的E=mc2方程后最著名的方程。
德雷克方程的因素包括:
1.星系内每年形成恒星的平均数量。
2.这些恒星形成行星的比率。
3.这些行星支持生命存在的比率。
4.支持生命存在行星能够产生生命的比率。
5.这些宜居行星能够进化智能生命形式的比率。
6.这些智能生命形式发展科技的比率。
7.一个交流性物种的平均寿命: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明使用无线电科技,在太空中留下信号以供我们监测的时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