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幼儿及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孩童此时所表现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幼年、少年形成和表现出的个性虽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
就是说一个人在幼年、童年的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即性格,会伴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唐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文》中,对武则天的描述不乏如下用语,性非和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犹复包藏祸心!等,鉴于檄文具有的特性,其用词免不了有些虚构与夸张,但《檄文》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武则天性格具有多重性,历史上的武则天的确具有多智善谋、坚韧果敢、嗜杀成性等性格特点。
既然我们认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所包含的哲理,那么,武则天幼年、童年、少年的那些经历,影响和造就了武则天多重性格、多面人生?
一、生在京城长安
笔者多篇博文提到武则天父母的身世,在此,对于其双亲的身世不再赘述,简而言之,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配相里氏,相里氏生下的第三个儿子不幸夭折,或许是因为悲痛过度,相里氏不久也离世。武士彟后来再婚娶杨氏,生武则天姊妹三人。
武则天降生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冬日的一个夜晚,或许因为武士彟是第五次做父亲,亦或许武士彟南征北战见识了人世间太多的生离死别,因此,武则天的到来并没有给他带来过多的惊喜!
武则天的降生,同样没有给武士彟在六部中的同僚带来太大动静,因为此时的大唐王朝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非常时期,朝中大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唐高祖嫡出的几个龙子的勾心斗角上,没有人关心武家生子生女的事!